方塘如鏡,青桑如綴。在魚米之鄉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水網密布魚塘縱橫,桑樹成蔭青翠欲滴。大大小小的?;~塘宛如一顆顆綠色翡翠鑲嵌在大地上,在陽光照射下愈顯瀲滟。
西樵鎮地處廣東西江、北江下游,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發展魚塘養殖和桑蠶生態農業歷史悠久,是“世界級灌溉工程遺產”桑園圍水脈腹地。廣東電網公司佛山南海供電局持續升級配電網,落實電力配套,服務鄉村振興,以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助力桑園圍再現活力。
電網升級促人水和諧
桑園圍始建于宋,圍內63座古老的竇閘,不僅保障了當地供水灌溉、防洪抗澇,更見證了富甲一方的桑蠶經濟。時過境遷,水利工程早已從竇閘疏水升級為泵站排澇。近日,佛山市最大的太平排澇泵站順利接入裝機容量4000千瓦,在保障排澇防汛的同時,也讓附近15個村居、1600戶居民的用電更為安全可靠。
泵站投運的背后,離不開優質的電力服務配套。為了不影響周邊用戶用電,佛山南海供電局西樵供電所通過兩次分期停電作業實現網架“大換血”。第一次是利用旁路線纜進行轉供電。由于該工程所在地淤泥粘稠、地下障礙物堆積,光是鉆樁準備就要3天。工作人員連續駐守工地。“早上出門時衣服還干干凈凈,晚上回家時鞋子沾滿了泥是常有的事。”該所配電運維三班班組技術員李榮聰回憶道。
第二次是利用10千伏發電車進行保供電作業,同時完成工程涉及的兩條10千伏線路的換桿、換線工作,將架設線路線徑增至240平方毫米,同時新增1座鐵塔,解決了線徑承重問題。
全程“零感知”作業,讓承包了5畝魚塘的魚苗養殖戶林水財長舒一口氣。“當初通知要停電,我趕緊把備用發電機全部拿了出來,結果一臺也沒用上。”林水財贊嘆道。
電力護航助鄉村發展
5月是桑葚成熟的好時節。西樵鎮桑果節活動吸引了大批游客。1000多畝青紅紫黑的桑果掛滿枝頭,把長長的桑枝壓彎了腰。為助力桑果節大豐收,西樵供電所工作人員對園區內10千伏供電線路開展無人機精細化巡視,在發現施工黑點后立即對現場負責人進行安全交底,同時完善安全警示標志牌,保障游客安心出游。
如今,鄉村旅游已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政府的統一規劃下,桑園圍內連接河涌的44個鄉村、8大文旅景區迎來了一場整體布局的美化提升。走進精品示范村之一松塘村,裝有漁耕粵韻外飾的智能配電房、24小時供電自助營業廳、充電樁……嶄新的電力設施與周邊景觀和諧相融,展示著嶺南水鄉的寫意生活。
據悉,2021年以來,廣東電網公司佛山南海供電局共投入資金40萬元改造農村電網,一排排加套PVC管的線路整齊延伸至家家戶戶,村里三線交錯的雜亂面貌煥然一新。45個配電房“舊貌換新顏”,新裝電柜全部具備自愈功能,配網自愈線路覆蓋率從年初的86.2%上升至100%,供電穩定性大幅提升。
“塘里魚兒肥,基上桑林綠”。桑園圍改造期間,各村用電負荷迅速增長。南海供電局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通過開展“一村三區”客戶經理走訪,鞏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果,實時對接客戶訴求,提供優質高效的客戶服務。
5月17日,西樵供電所客戶經理在走訪儒溪村時了解到,村內文創街區一處低壓線路架設雜亂且弧垂過長,影響游客觀賞。該所立即安排施工力量,當天下午完成整改,并通過悉心布局,將原來的線路整齊地排列在景觀后方。
“只有把客戶的訴求往快里辦、往實里辦、往深里辦,才能織密為民服務網,守護碧水桑田。”西樵供電所黨支部書記梁偉根說道。 (張宇暉 陳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