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是農歷七月初七,伴隨著悠揚的乞巧歌聲,一年一度的“中國(隴南)乞巧女兒節”在甘肅西和縣如期舉行?;顒蝇F場,西和縣巧女旅游文化有限責任公司的草編工藝品受到游客們的歡迎。在距離現場不遠的巧女旅游公司的扶貧車間里,一群心靈手巧的婦女圍坐在一起趕制草編工藝品。
2016年,西和縣稍峪鎮王山村村民何芳發現,在農村司空見慣的草編生活用品,竟然深得城市居民的青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便在當年11月組織村里會草編的婦女成立了巧妹子草編合作社。合作社的產品深受市場歡迎,何芳又在2017年3月注冊成立了巧女旅游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擴大生產規模。
“乞巧”是起源并流傳于西和、禮縣一帶的民俗,已有2000多年歷史。近幾年,西和縣著力打造“中國乞巧文化之鄉”,乞巧文化成為西和縣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近年來,隴南供電公司著力提升供電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加大西和縣農村電網改造投資力度,累計完成10千伏及以下農村配電網工程建設投資2.07億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230千米、低壓線路474千米,新建及增容配電變壓器800臺共1.5萬千伏安,大幅提升農網供電能力,為全縣農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農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勁的動能。
“從最初的草編合作社到現在的巧女旅游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每一步都離不開供電公司師傅們周到的服務。”何芳說,7月16日,西和縣下起了暴雨,縫紉車間的進戶線被大風吹落的樹枝砸斷,車間里正在趕制一批訂單,第二天就是約定的發貨期限。她試著給西和縣供電公司石堡供電所打了電話。雨還沒停,供電員工就趕了過來,很快就完成了搶修。供電員工還幫助何芳全面排查了車間的用電安全隱患。“多虧了供電師傅們快速搶修,我們才能按時交貨。”她說。
今年,受疫情影響,草編產品銷售主要依靠線上電商平臺。上半年,巧女旅游文化有限責任公司線上銷售各類草編產品8000件,銷售收入20多萬元。(孫衛紅 王美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