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1條待處理信息。”7月26日,山東濟南章丘區供電公司雙山供電所客戶服務主管馬利發現,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監測到白泉家園有一客戶家中停電并生成主動研判工單。他和搶修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快速搶修,及時為客戶恢復供電。
雙山供電所服務8個行政村、12個住宅小區、15所大中院校及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用電。供區內企業、居民客戶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對供電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雙山供電所打造以“業務自動化、作業移動化、服務互動化、資產可視化、管理智能化和裝備數字化”為特征的數字化供電所,通過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手機端“e所通”、物聯體系建設等,提高了管理效率,全面提升供電服務水平。
雙山供電所應用供電所綜合業務數字化平臺主動搶修功能,通過研判主動發起停電預警工單,第一時間發現客戶家中停電情況,實現了在客戶報修之前開展搶修復電。據介紹,平臺工單中心根據供電所業務劃分4大類73種工單,推動工作模式由“班組統籌、分類安排”向“工單驅動、直達到人”轉變。派工采用“直接派工+搶單”相結合的模式,員工的工單完成數量和質量直接與績效掛鉤,進一步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雙山供電所在供電所智能化專業倉、工作車輛等場景配裝物聯感知設備,在工單處理過程中實現領料、派車工作“一鍵辦理”。
目前,雙山供電所不再采用物料 “分散放置、多人管理”模式,將原“三室一庫”物料及工器具集中到智能化專業倉內統一管理,建立物品統一標簽體系,供電所資產ID賦碼率100%,實現了供電所備品備件、施工工器具、安全工器具、工程物資等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線上化、可視化、可量化管理。該供電所應用射頻識別技術,實現庫房設備和物料無感知出入庫,物料存儲盤點和補充的自動化、可視化;篩選供電所常用物料及工器具,平移至智能化移動倉內,實現常用物料工器具前移至作業現場,工作干到哪里,倉庫就帶到哪里,解決往返取料問題,滿足網格化小組“小、快、靈”的現場搶修服務工作要求。
雙山供電所還研發計量換表“一鍵裝拆”應用,通過掃一掃、點一點即可完成換表流程,取代手動信息錄入、多次拍照上傳等復雜環節,實現客戶換表業務“一次辦結”。(李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