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農電 > 營銷服務

    接住好“風光” 美了村莊富了民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2-07-19 14:27:51  作者:張宸銳 鄭頔

      中國電力網訊  “巴拉亥”蒙古語意為“水溢出的地方”,因該地緊靠黃河,在過去黃河汛期經常被水淹,故此命名。如今走進巴拉亥光伏新村,一棟棟青磚建起的民房整齊劃一,每家每戶的屋頂上都是泛著藍光的光伏電池板。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光伏產業打通了村集體經濟發展之路,為農牧民點亮了“致富燈”。

      “過去的村里滿是年久失修的破土房、坑洼不平的黃土路,家里勉強有照明電,沒幾戶人家上動力電。”家住巴拉亥村的田軍聊起過去語氣里滿是感慨。經過惠民工程的推廣,巴拉亥村的村民們都住進了新房,一條10千伏光伏小鎮線接入投運,解決了當地生產生活用電問題。昔日的破土房被一排排整齊的磚瓦房取代,一排排整齊有序的電桿,一根根交錯縱橫的電力線路,成為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將源源不斷的電能輸送到當地老百姓家里。

      通了電,村容村貌好起來了。但如何讓老百姓富起來成了巴拉亥村面前的一道難題。經過村里的集思廣益,一條建設“光伏新村”的思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旗、鎮兩級政府以及供電部門的密切合作下,一個5兆瓦光伏發電扶貧項目順利落地。2019年至2020年,光伏新村屋頂光伏電站和“五村聯建”光伏電站兩個項目先后順利并網,光伏發電項目成為了巴拉亥村集體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不少村民從中獲益。“這兩年安上了光伏板,每年多收入四千多塊!鄉親們都有了不少積蓄,這光伏板就成了我們的‘陽光存折’,日子越過越好了。”談起光伏發電,田軍的語氣也輕快了不少。

      在此以前,巴拉亥村是一個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的黃河岸邊小鎮,因為有了光伏發電產生的這筆固定收益,巴拉亥村發展起集體經濟,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農副產品特色加工的致富路子。村里蓋起了自己的榨油廠和葵花色選廠,解決了農民只出售原始農產品收益低的問題,也形成了產業鏈。

      2019年,巴拉亥村集體經濟分紅補助發放儀式時候的場景,至今前巴拉亥村支書王維喜還歷歷在目,鄉親們拿到分紅款時候的那種喜悅的表情他一直都忘不了。“以前都說虧在電上、窮在工上,巴拉亥村不少人種的葵花,沒有電就沒法加工,光靠原材料出售沒什么利潤,好多鄉親還欠下了錢。”這些年,村集體經濟越做越大,他看著一臺臺機器搬進廠房,一桶桶葵花油售往各地,鄉親們也越來越富裕了。

      隨著產業的發展,過去的榨油廠現在變成了巴拉亥糧油有限責任公司??粗ぷ魅藛T啟動生產線,一批批葵花籽經過色選、脫殼、碎籽、壓榨等一道道工序變成了金黃的葵花油。據王維喜介紹:“設備多了,更離不開用電,從選籽到出油,都是電氣化設備。自打村里弄起了葵花加工產業,一年純收入也有個五萬多塊錢。而且村民們種植的葵花一成熟就進了加工廠,再也不用大老遠跑去鎮上找銷路了。”

      如今,一幅產業興、牧民富、鄉村美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2022年,巴拉亥村又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扶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嘎查村,村民屋頂上鱗次櫛比的光伏板,不僅成為巴拉亥村致富的“加油站”,更寄托著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張宸銳 鄭頔)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