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經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批復,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龍港市供電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這個誕生在改革土壤上的供電公司,顛覆傳統供電企業模式,首創“大部制”管理模式,重塑制度、再造流程,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能源互聯網企業。
溫州龍港市是全國首批兩個鎮級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之一。2019年9月25日,中國共產黨龍港市委員會、龍港市人民政府揭牌成立。龍港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第一個“鎮改市”。從1984年建鎮起,龍港書寫下以“改”為主題的故事,建設中國第一座農民城,打造了以印刷業為主的“中國印刷城”等4張“金名片”,年產值超過百億元。龍港市在全國縣級行政區域中,首創“不設鄉鎮、街道”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管理層級縮減,黨政部門數量比浙江省同類縣市機構少60%,著力打造國家新型城鎮化改革示范區。
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發展,探索創新型能源互聯網企業的建設模式,國網浙江電力決定成立龍港市供電公司,由溫州供電公司籌備建設。
那么,究竟如何建?
“首創,要在龍港體現!”這是籌建工作中確定的一個明確目標。
經過近一年考察、研究,根據龍港地域需求和政府層級設置,龍港市供電公司確定了“機構多元融合,業務彈性集約”的建設方案,全面重構“3個職能部門+1個業務支撐機構+3個供電所”機構體系,縮減管理層級和行政部室,形成全新的“后臺管總,中臺支撐,前臺高效”的組織和業務模式。
3個職能部門分別為綜合管理部、資產業務部、安全監察部,是企業運營管理的大后臺,擔當企業“最強大腦”職能。唯一的業務支撐機構——服務管控中心(電力調度控制分中心)作為提升企業運轉效率的“寬中臺”,統籌協調各類資源,共享信息數據,提供快速精準技術支持。職能部門、業務支撐機構數量較一般縣級供電公司分別減少6個和2個。按照機構“一口對外、網格管理”的總體思路,該公司按照地域形成全新的全能型供電所,繼續做好服務客戶的強前端。
“我們要做的不是物理改變,而是化學融合。”溫州供電公司主要負責人解釋。
資產業務部實行“資產+業務”雙線管理,為前臺提供強后臺支撐,是龍港市供電公司的另一亮點。資產業務部融合了發展部、財務部、運檢部、營銷部、物資中心的所有職能,在資產管理方面實現資金流、物資流“全融匯”;在業務管理方面,則以“服務增量、維護存量”為原則,既完成業擴管控、電網規劃、項目前期、工程建設等一套流程“管到底”,又實現電網側及用戶側管理職能“全覆蓋”。
服務管控中心(電力調度控制分中心)是龍港市供電公司的“神經中樞”。不同于其他供電公司的調度控制中心或客戶服務中心,服務管控中心實現業擴聯合報裝、供電服務指揮、電力調度、應急指揮、安全云管控等多平臺合一,所有服務過程在一個系統內流轉,全專業融合、全過程管控、全天候在線,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實現在途業務可視、可管控。“大中臺”打破了業務邊界,形成流暢、統一的服務鏈條,專業間不再需要協調,可以更加高效地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龍港市供電公司將建設平臺型能源互聯網企業。溫州供電公司與龍港市政府達成協議,成立政企協同的能源融合發展領導小組,由龍港市分管經濟的副市長擔任組長,下設辦公室實體化運作。龍港市經濟發展局、供電公司派駐人員合署辦公,協同推進龍港市能源(信息)聯網聯辦、建立電力行政聯合執法機構、建設綜合能源服務樣板工程等,打造龍港市新型能源發展生態圈。未來,當地還有望搭建包括電、水、氣、網在內的統一便民服務平臺。
“龍港是一片試驗田。我們將結合‘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讓一些創新舉措率先在龍港落地,打造最優的服務模式,建設‘不怕臺風的電網’,創新電力大數據應用等,提升市場競爭力,探索建設可復制、具有推廣性的新型能源互聯網企業模式。”溫州供電公司主要負責人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