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農電 > 農網建設

    杭州富陽區供電公司改造升級農網,服務農業生產電氣化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3-02-09 15:17:00  作者:汪曉池

      人勤春來早。2月的浙江杭州萬物復蘇。在位于富陽區漁山鄉漁山村的省級糧食生產功能區,上千畝農田里已經種上了綠油油的小麥。


    供電員工在漁山鄉省級糧食生產功能區實施農網改造。攝影:黃輝

      漁山鄉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近年來依托1000多畝農田打造省級糧食生產功能區,是富陽生態糧倉基地、國家級生態鄉鎮。富陽區供電公司圍繞糧食生產持續加強電網建設,推進農業生產電氣化,制訂二十四節氣服務表,助力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糧食種植電氣化,規模產量雙提升

      2月3日上午,在位于漁山村的杭州富陽互利糧油專業合作社里,合作社社長、種糧大戶周午福正在揀米機前查看設備運行情況,車間的角落擺放著育苗機、水肥一體機、脫粒機、烘干機等設備。

      漁山村之前的糧食種植面積并不大,每家每戶只有一畝多地,一家人從年頭忙到年尾,收獲的糧食只夠溫飽,所以村民種糧的積極性不高。許多村民外出打工謀生,導致村里的不少農田成了荒地。

      轉變發生在2006年,當時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周午福和幾名村民承包了村里的農田,開始了規?;?、自動化種植。

      “最開始是50畝,后來是150畝、200畝、400畝……種植效益越來越好,承包規模也就越來越大,到現在我一個人已經承包了600多畝土地。”周午福說。在這個過程中,周午福和村里的80多戶村民依靠政府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有利政策,組織成立了杭州富陽互利糧油專業合作社,依托電氣化設備提高糧食種植的規模和產量。

      “這些年村里用電不愁,農田用水跟得上,我們承包土地的膽子也就大了。大規模農業種植,電很關鍵。除了插秧機、收割機不用電,我這里其他的設備都離不開電。育種、烘干、脫殼、揀米,這些電氣化設備讓我們不再‘靠天吃飯’。”周午福說,他算過一筆賬,與傳統的人工耕作相比,電氣化種植畝產可提高400到500斤。令周午福和村民們更欣喜的是,因為稻米的產量高、質量好,漁山村還被評為省級糧食功能生產區,每年村里的稻谷一大半都會出售給國家,小部分自產自銷,一點都不愁賣。周午福笑著說:“去年我們家水稻收獲了70多萬斤,其中國家收去了60多萬斤,剩下的都自產自銷了,一年賺了40多萬元。”

      2022年,漁山鄉糧食總產量達到280萬斤,總產值超過1.1億元。

      農網改造添動力,稻田經濟助民增收

      種稻谷,500元;種苗木,1000元。這是一畝田一年的流轉價,也曾是擺在漁山村村民面前的一道選擇題。2012年,與漁山村相鄰的區縣苗木產業發展迅猛,周邊村莊的不少農田都變成了苗圃。“土地流轉給誰是村民的自由,但選擇的結果卻關乎糧田的命運。”周午福對這場糧田保衛戰記憶猶新,“苗木出售時,往往會把農田耕作層的沃土帶走,噴藥施肥也不像種水稻這樣講究,對耕地的傷害很大。但利益誘人,如果不引導村民守住農田,村里的糧田就會栽上苗木。”

      為了打贏這場糧田保衛戰,周午福與杭州富陽互利糧油專業合作社的成員們提出了創辦“稻香節”、打造水稻文化主題旅游的想法,希望借此讓更多村民獲得稻田經濟紅利。當時,正值富陽區供電公司在漁山鄉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周午福的想法得到了供電公司的支持。為了保障第一屆漁山“稻香節”順利舉行,富陽區供電公司特事特辦,僅用兩周就完成了漁山村全部農網改造工作,不僅將原來老舊的裸導線都換成了嶄新的絕緣導線,還為村里新增了2臺各400千伏安的變壓器。

      漁山村的用電更穩了,村容村貌更美了,舉辦“稻香節”的底氣更足了。當年10月,黃燦燦的稻田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旅游。截至2022年,漁山“稻香節”已經成功舉辦了11屆,吸引了近百萬名游客前來游玩。漁山鄉副鄉長陳志文介紹,如今,“稻香節”已成為漁山村村民的共富盛宴。2022年,漁山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萬元,比10年前翻了一番,漁山村走上了依托農業發展鄉村旅游業的道路。

      “這些年,村里用電環境越來越好。每年‘稻香節’期間,供電公司還會專門派員工到現場保電,讓我們用電沒有后顧之憂。”周午福說。

      現在,稻田經濟已經成為漁山鄉的金色名片,不光是漁山村,周邊村莊的苗圃也都變成了糧田。

      優質服務送到村,糧食加工有保障

      “服務農業最重要的是接地氣,農民根據二十四節氣安排生產,我們就制訂二十四節氣服務表,根據村民不同時節的用電需求因地制宜提供供電服務,保障糧食顆粒歸倉。”胡鴻敏說。胡鴻敏是富陽區供電公司靈橋供電服務站副站長,每年立春前后,他都會和同事到漁山鄉了解村民的用電需求,把供電服務送到村民家中。

      從服務春耕、春種,到立夏后的灌溉保電,再到服務秋糧收割、保障冬季糧食加工儲藏,胡鴻敏介紹,二十四節氣服務表精準對應不同時節的農業生產特點,制訂出全年供電服務工作計劃,安排專業部門和班組員工跟進相關工作,確保每一項工作落到實處、每一個目標能夠實現。“漁山鄉的糧食種植電氣化水平高,用電量大,供電服務工作‘接地氣’,村民糧食豐收就會更有底氣。”胡鴻敏說。

      近年來,富陽區供電公司持續加大農網改造投資力度,服務新時代鄉村電氣化,通過穩定的電力供應和優質的供電服務助力農村產業發展,持續服務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汪曉池)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