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光伏表計燒毀,造成上墩4號臺區負損,已組織員工現場處理。”1月31日,福建建甌市供電公司小橋供電所臺區經理吳廣興向線損監控班匯報上墩4臺區檢查情況。
2022年,建甌市供電公司按照“挖潛降損,顆粒歸倉”的工作思路,補短板、抓落實,不斷提高線損治理水平。2022年,該公司綜合線損率由2.57%下降至2.29%,同比下降0.28個百分點。
專人專責解決線損異常問題
1月20日,建甌市供電公司營銷線損專責曾文翔通過同期線損系統與“大數據模塊”系統發現10千伏小橋鎮南田上村配電變壓器線損異常波動較大,判斷有客戶表計燒毀,隨即與營銷部計量專責一同到現場排查。
為了確保降損增效取得成果,建甌市供電公司不斷強化線損問題管理,建立線路、臺區問題清單,對高損、負損臺區實行“一臺一線一案”、專人專責管理,確??刂圃隽?,消除存量;充分發揮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等平臺作用,加強大電量客戶、重點客戶用電情況監控,深化營銷大數據分析,查找分析線路高損、負損的技術、管理等方面因素。
建甌市供電公司依托采集系統建立“異常分析-工單派發-處理反饋”閉環管控機制,每日篩查運行異常臺區,深入分析、比對線損基礎數據,將臺區疑似異常問題分析派發至供電所,要求供電所于2天內反饋核查處置結果,及時消除各類問題引起的線損異常,堵嚴線損“漏洞”。該公司依托臺區經理實現網格化管理,將臺區經理設置為每個網格的主要負責人,鼓勵臺區經理在工作中加強協作,相互監督問題處理流程。
同時,建甌市供電公司以電力調度為中心,準確掌握負荷變化,精心調度,合理安排,優化電網布局和運行結構,依托設備運行監測系統幫助客戶合理配置無功補償裝置,積極采用三相負荷自動調節技術,及時調整負荷相序,確保線路功率因數保持在合理水平,穩定線損合格率。
以數字化工具開展線損精益管理
“以前線損管理專業工作需要專人專班進行大量復雜煩瑣的系統操作,工作量很大,而且耗時耗力?,F在我們有了流程機器人(RPA)技術,電腦就可以自動完成全市線損指標篩選、分析等過程,大大提升了臺區線損治理效率。”1月31日,建甌市供電公司營銷部計量班負責人曾文翔在使用流程機器人進行臺區線損分析時說,這種工具減少了很多重復性的工作,避免了人工統計的差錯。
2022年以來,建甌市供電公司利用流程機器人技術自主研發線損智能分析工具。每天8時,分析工具會自動登錄一體化電量與線損管理系統查詢每日和累計線損不達標線路、臺區明細,在此基礎上逐個排查公用和專用變壓器臺區終端采集數據失敗、模型配置錯誤等異常情況,并匯總統計情況,生成線損日報,發送給各供電所線損管理人員。
“以前每個供電所都需要安排專人在上班前從系統中篩選線損不合格臺區和采集失敗客戶明細,并耗費大量時間觀察系統線損狀況,就這樣天天看著也會有延誤風險。”建甌市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陳蕭說。
線損管理工作涉及區域廣,配電變壓器多。流程機器人的臺區線損指標通報和分析功能大大減輕了基層運維負擔,節省了數據統計及分析比對的時間,指明了臺區治理的方向,讓基層員工集中精力做好臺區運維工作。
除了加強數字化工具應用,建甌市供電公司還建立了線損專班團隊。2022年,該公司線損異常線路治理時間平均縮短了30%以上。
發揮團隊效能深化同期線損治理
為不斷提升臺區同期線損管理水平,建甌市供電公司堅持黨建引領,依托“兩隊一區一崗”,凝聚合力,優化臺區運行方式,提升同期線損管理精益化程度。
一方面,建甌市供電公司應用黨員服務隊、突擊隊等“黨建+”載體,加強基礎數據管理力度,夯實專業管理基礎,并成立了由該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組成的同期線損指標提升領導小組和由專業部門負責人、供電所長組成的線損攻堅小組。依靠以專業部室為中心、各供電所支部為半徑、黨員示范崗為基礎的組織網絡,該公司做到了同期線損系統管理全覆蓋。
另一方面,建甌市供電公司開展同期線損“柔性團隊助提升”行動,組建由“建甌市公司營銷部專家+線損指標靠前供電所技術骨干+線損指標落后供電所管理人員”組成的柔性團隊,由最了解指標的營銷部門專家確定提升方向,由掌握自身情況的線損指標落后供電所管理人員根據方向找線索,線損指標靠前供電所技術骨干負責根據線索拿出具體的整改提升舉措。
“現在我們對變壓器臺區的巡檢頻次提高了,每月巡檢兩次以上。在特殊時期或重點時段,我們還會增加不定期巡檢。”房道供電所所長魏仁華說,該供電所通過加大每月線路巡檢、隱患排查處理等工作的力度,針對出現的問題落實降損措施,有效降低了該供電所的綜合線損率。2022年,該供電所累計避免線損電量損失17.6萬千瓦時。(張顯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