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經綜合研判,故障點在黃岐E733線E7336開關后段,立即隔離故障……”9月11日上午,在國網寧??h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分中心,總指揮長劉松正有條不紊地指揮配網故障搶修工作。
為縮短故障搶修時長,提升用戶優質服務水平,國網寧??h供電公司積極踐行“走在前,作示范”的要求,探索配網調控、搶修指揮、配電設備監控等多平臺數據的深度融合,實施以“總指揮長”為核心集調、監、修、服務及指揮五位一體的“極、帶、群、軸”四維立體全時空電網調控新模式,以“數據貫通和信息共享”促進“專業協同和業務融合”。
“極、帶、群、軸”四維立體全時空電網調控新模式,以供電服務指揮系統的停電信息為“監測極”,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的故障顯示區域為“故障帶”,總指揮長模式下的調控班組為“指揮群”,全天24小時不間斷供電為“時間軸”,從而實現電網狀態全盤監測、停電范圍全域研判、故障區域全面掌握、故障處置全線跟蹤、事后分析全程追溯??傊笓]長負責管轄區域內電網故障、重大事件及敏感事件等處理,事故處理過程中協調各生產部門工作,保證故障處理中信息的高效流轉,是電網運行的“監盤手”、故障處置的“指揮官”、搶修隊伍的“領航員”和故障分析的“陪審團”。
“本次故障若按傳統模式進行故障查找、匯報及隔離等操作,預計耗時2個小時,而采用總指揮長模式后,僅用1個小時就恢復了供電。”國網寧??h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分中心主任王斌介紹道,“極、帶、群、軸”調控新模式采用主動研判、主動工單和主動搶修的“三主動”模式,總指揮長不再被動等待巡線結果,即可根據故障綜合研判信息引導搶修隊伍“一次到達、快速處理”,從而達到資源統一調配、故障精準定位、隊伍高效協同、缺陷隱患閉環的效果。
目前,國網寧??h供電公司已采用調控新模式處理各類電網故障13次,配網故障處理平均用時45分鐘,較上半年故障處理平均用時縮短26分鐘。
以“開放、共享、互助”的精神追求,優化內部組織方式,喚醒沉睡的人力資源。國網寧??h供電公司將深化配網調控、搶修指揮、配電設備監測協調效率等方面的應用,完善“極、帶、群、軸”電網調控運行模式,全面提升調控一體化水平和服務用戶能力,提高用戶滿意度,為寧海的經濟保駕護航。同時,繼續推進低壓臺區智能終端建設,不斷延展自動化感知鏈“前端器官”,建設泛在互聯透明的可視化配電網,創建“數據一個源、電網一張圖、業務一條線”的電力生態鏈,實現對配網狀態實時監測、多維全息感知,跑出配網建設“加速度”,全力打造智能配電網“寧海樣板”和“寧海標桿”。(何磊 郭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