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電壓存在異常,需要去現場核查。”近日,貴州電網公司貴陽烏當供電局水田供電所黨員服務隊隊員盧國軍,運用“數字烏當2.0”系統對低電壓臺區進行監測時發現,10千伏下枧線4號公變下壩上下大山變電壓異常,結合計量系統數據分析,約20余戶村民用電受影響。了解情況后,盧國軍上報供電所,該所立即組織人員前往現場查看,制定方案后對該線路進行改造,全力確保用戶冬季用上安全可靠電。
隨著冬季寒潮來臨,用電負荷持續攀升。為確保供電區域內電網穩定運行,烏當供電局水田供電所圍繞群眾用電需求,在貴州電網公司配電運行支持系統上線后,依托該系統對重點臺區開展巡查,組織黨員服務隊進現場、查隱患、消缺陷,全力以赴做好各項供電保障服務工作。
“我們對供區內的臺區進行梳理,運用‘數字烏當2.0’系統核查用戶負荷數據、供電臺區以及自動化終端運行狀況,依托配電運行支持系統針對重點臺區開展巡查,及時排查和處理可能出現的缺陷和隱患,認真做好數據的記錄及分析,力保臺區安全穩定運行。”烏當供電局水田供電所所長李露介紹,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同時,該供電所還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出發點,組織黨員服務隊開展入戶走訪宣傳和用電安全隱患排查活動,向居民講解冬季取暖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等知識,確保群眾可靠用電、溫暖過冬。
今年以來,水田供電所黨支部立足自身實際,將支部建設與重點業務緊密結合,抓實“三基”建設(基層班組、基礎管理、基本技能)提升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把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痛點問題和關鍵指標任務作為支部的重點工作開展攻堅,持續推進供電所黨建引領、指標優化和基礎管理,引導黨員帶頭做實做細各項工作,筑牢安全生產防線,提升供電服務水平。
水田供電所成立黨員服務隊開展“電量先鋒”行動和實施“黨建+營銷基礎管理”項目,通過“書記項目”牽頭,在線損治理、客戶服務工作等方面充分發揮黨員作用。搭建“供電所+村組+用戶”傳遞辦結模式,組織黨員服務隊幫助和指導客戶通過互聯網遠程辦理業務,極大縮減客戶辦電時間和成本,提升供電服務質效。
“以線損為例,為進一步加強線損管理,提高線損合格率,我們深入到線損不達標的線路和臺區制定整改方案,并在支部組織專題黨日學習活動中加強業務知識培訓,充分利用‘數字烏當2.0’系統和計量自動化系統的監測功能指導工作深入開展。”李露說。供電所的線損和自動抄表率等指標提升明顯,同期線損臺區日線損異常率由年初的7.93%下降到2.11%。
據了解,水田供電所對供電區域新裝居民用電108戶,改造2臺低電壓臺區,為烏當區下壩鎮新桃村樂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養雞場新增變壓器1臺,解決了居民的用電難題,為地方鄉村振興發展增添動力。接下來,水田供電所將加強臺區的巡視排查,細化客戶用電服務,確保電網設備在迎峰度冬期間安全穩定運行。(錢凌蕓 周曉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