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配網線損率數據出來啦,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配網線損率從去年的1.568%下降至1.351%。”近日,在廣東電網公司東莞東區供電局樟木頭供電服務中心黨團活動室,樟木頭供電服務中心支部書記劉易江召集各個班組負責線損管理的黨員和技術骨干,在進行每月線損管理分析會時說。
今年以來,東區供電局深入推進“黨支部建設全面提升年”工作和“攻堅克難有支部、一線處處有黨員”主題實踐,以“書記項目”為抓手,壓實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責任,找準支部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的出發點、著力點、落腳點,持續提升黨支部服務保障水平。其中,樟木頭供電服務中心黨支部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聚力降損增效,持續提升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水平。
黨員帶頭“啃硬骨頭”
利用科技手段有效降低線損異常
配網設備規模龐大、關系錯綜復雜、涉及面廣,配網線損治理難度大。2021年5月,樟木頭供電服務中心供電區域配網線損率曾高達1.862%。如何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理清線損管理各專業線的管理責任?這無疑是給劉易江出了一個難題。
為此,樟木頭供電服務中心黨支部把如何降損增效列為“書記項目”。由于降損工作涉及計量運維及用電檢查班、客戶服務班等多個班組,劉易江召集各個班組負責線損管理的黨員技術骨干,成立降損增效突擊隊,決定從營銷管理線損治理與生產技術線損治理著手,逐步降低配網線損率。
突擊隊成員有12名,其中黨員5名,占比42%。為充分調動各班組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劉易江親自“掛帥”擔任隊長,帶頭“啃硬骨頭”,依次按照難度情況把攻堅任務分給黨員。
“我們根據自身實際,重點做好反竊電聯動線損治理。”樟木頭供電服務中心計量運維及用電檢查二班班長陳國軍介紹。
查處竊電需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深入企業或者住戶進行細致甄別鑒定,追補電量工作量龐大,處理一單追補案件耗時耗力。為此,樟木頭供電服務中心除了應用常規的“白貓”、用檢檢測儀等工具查處竊電外,還與東區供電局綜合第一黨支部密切溝通,引用了防竊電裝置專利,針對竊電設置了“防盜門”,有效降低竊電案件的發生。
以查處樟木頭鎮樟羅羅屋三站臺區的某竊電案件為例,2021年6月份,樟羅羅屋三站臺區線損率升高,電量虧損嚴重。經過系統初步分析,未查明原因,計量運維及用電檢查二班技術員劉軍航和靳津津立刻到現場排查情況。在發現有兩個用戶竊電后,他們立刻現場報警取證。通過懲處竊電,一定程度上對該臺區的其他用戶起到震懾作用,在查處后的第二個月,該臺區線損率就由6.275%迅速下降至3.315%。據悉,截至2022年8月5日,樟木頭供電服務中心追回竊電電量53.262萬千瓦時,在東莞供電局鎮街中心中排名第一。
支部聯建密切溝通
爭取規劃用地建設新臺區
樟木頭鎮位于東莞市東南部,共轄10個社區及一個生活區,總面積118.8平方千米,工商業較為發達,用電負荷較大。其中,以石新社區石新駿祥站某臺區為例,其用電量最高時負荷高達640千瓦,原有的公變臺區不能滿足生產生活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線損管理工作帶來挑戰。
“生產技術線損治理是治理線損的另外一項重要舉措,為此,我們中心主要從規劃建造新臺區進行源頭線損治理。”劉易江介紹。選擇新規劃地址建造臺區涉及建設用地申請,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去申請建設用地更是艱難。為此,劉易江帶領黨員骨干多次與樟木頭鎮石新社區黨支部開展村企支部共建,從當地發展的用電負荷需要出發,闡述建設新臺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還與石新社區黨支部一同多次進行實地勘察,最終推動石新社區在蘇坑站新建一個臺區。
“新建的臺區將有力滿足石新社區的發展用電需要,而且還能有效降低線損。”劉易江拿出設計圖紙,可以看到新臺區的設計美觀大方,而且做到了與周邊建筑融為一體。
除了做好新臺區建設之外,樟木頭供電服務中心黨支部還與東區供電局生產計劃部黨支部密切協同,同步做好重過載線路治理、重過載臺區治理、低壓臺區三相不平衡治理等工作,共同聚力,實現了降“損”增效。 (楊金玲 李智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