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撫州崇仁縣供電公司:學習紅色故事 牢記初心使命
發布時間: 2021-04-01 08:12:4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鄧明華
中國電力網訊 “朱德同志萬里尋黨的紅色故事,不但讓我思想深受感動,更讓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要心中堅定共產主義政治信仰,沒有任何困難可以阻擋前行的腳步。”3月31日,在談到觀看紅色檔案紀錄片《36歲朱德入黨申請被拒絕 為求信仰踏上萬里尋黨路》的感受時,國網撫州崇仁縣供電公司黨員羅志杰這樣說。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榜樣是最有力的引導者。為了讓廣大黨員更好地了解中國共產黨人浴火重生、艱苦奮斗的歷程,不忘入黨初心,牢記黨的使命,近日,崇仁縣供電公司機關黨支部組織黨員觀看了紅色檔案紀錄片《信仰的召喚》系列之《36歲朱德入黨申請被拒絕 為求信仰踏上萬里尋黨路》。
朱德青年時代所處的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實現救國抱負,他投身軍界。由于英勇善戰、戰功卓著,從軍幾年就成為滇軍名將。雖已身居高位,但目睹辛亥革命后內戰頻仍、民不聊生的慘狀,朱德陷入了困惑和苦悶之中。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讓暗夜求索的朱德燃起了新的希望。朱德認識到“用老的軍事斗爭的辦法不能達到革命的目的”,要“從頭進行革命”。1922年,朱德放棄高官厚祿,去尋找一條新的救國之路,那一年他36歲。從云南到上海后,當得知蓬勃興起的工人運動,是由成立不久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朱德決心要找到這個黨,并成為其中一員??墒?,怎樣才能和共產黨取得聯系呢?朱德并無門路。從此,朱德往返于北京、上海兩地,尋找中國共產黨組織。當他終于找到共產黨早期負責人陳獨秀時,卻被拒絕了入黨申請。遍尋無路的朱德并沒有放棄,他登上開往歐洲的郵輪,走上了尋黨的萬里征途……。
朱德同志萬里尋黨的紅色檔案故事,讓該公司黨員思想深受觸動,心靈深受震撼,靈魂深受洗禮。紀錄片觀看后,大家紛紛表示,學習黨的歷史,觀看紅色故事,是為了更好的記住黨的輝煌歷史,傳承紅色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作為和平時期的共產黨員,作為基層電網員工,要時刻不忘黨的初心,牢記使命責任,在工作崗位中踏實肯干、精益求精,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合格黨員的錚錚誓言。

相關新聞:
35千伏崇禮線砍青并清理線路走廊內春筍,10千伏山斜線斜東支線清理樹障,10千伏孫月線孫清支線清障,六家橋鄉車上新村2號臺區砍青……3月23日,國網崇仁縣供電公司抓住當前的晴好天氣,組織生產部門及各供電所積極開展輸、配電線路砍青消缺工作,全力打造電網“綠色通道”。
古城外是崇仁縣城鄉接壤處的一個并不起眼的小村莊,分老村和新村,全村幾十戶人家,一條鄉間公路穿村而過,成為新老村莊的“分界線”,老村依山而座,新村傍水而建。
3月18日,國網崇仁縣供電公司組織員工對10千伏新城區一線機電園支線和江重機械廠支線進行集中整治消缺,更換老舊設備,消除隱患缺陷,提高設備安全運行能力,更好保障機電產業園企業生產用電。
3月16日,國網崇仁縣供電公司禮陂供電所組織員工對10千伏禮許線滄源支線洪源次支線2號至15號桿更換斷線及柱式瓷瓶,及時消除線路設備安全隱患,這是該公司按照春檢“邊排查、邊消缺”原則,加大設備消缺力度,保證電網可靠供電服務春耕生產的一個縮影。
3月15日,隨著35千伏孫坊變電站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簡稱“備自投”)的成功調試并投入運行,標志著國網崇仁縣供電公司35千伏變電站“智能化”操作邁出新步伐。
3月8日,在這個屬于女性的特殊節日里,國網撫州崇仁縣供電公司工會組織40多名女職工,來到被譽為“千古第一村”的樂安縣流坑村開展戶外踏青活動,讓女神們放飛心緒,與美麗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擁抱”。
3月3日,國網崇仁縣供電公司輸電運維人員在35千伏崇禮線11號桿、35千伏崇相線34、35、37號桿附近,將一塊塊醒目的釣魚警示牌安裝到位,時刻提醒釣魚愛好者遠離高壓線下垂釣,為人身安全和電網安全筑牢一道堅固的“防護網”。
崇仁縣供電公司積極組織青年志愿者走農村、進大棚、入企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用青年員工的實際行動,助推鄉村振興和企業復工復產。
2月21日,在崇仁縣高新區偉業路、永康二路等地段,100多名供電員工對10千伏園區I線永康二路支線進行集中整治,為線路設備全面“診療”,提升電網安全運行能力。這是國網崇仁縣供電公司以“開局即決戰”的姿態開展線路整治,保障企業春節后復工復產更好用電的一個縮影。
2月19日,春節長假后上班第二天,國網崇仁縣供電公司運維員工便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對10千伏新城區二線進行線路巡視,發現有兩處風箏纏線隱患,立即采取措施進行了處理,確保配網線路穩定運行,保障電網安全可靠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