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農電 > 黨建政工

    “全電化”鋪就小康路——國網靈壽縣供電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0-07-14 10:33:38  作者:紀萬明 、李花

      近年來,河北靈壽縣供電公司立足農村脫貧特色產業發展,加快電網改造升級,推進農村電氣化建設,使之成為廣大農民改造自然、戰勝自然,支撐鄉村振興繁榮的原動力,助數萬貧困農民走上小康路。

      電灌化澆出“一品示范村”

      7月13日,走進河北靈壽縣馬家莊村,昔日光禿禿的旱丘陵已是葡萄遍滿目,綠色盡染。葡萄園里,一縷縷陽光把架上的串串葡萄照耀的晶瑩剔透。村黨支部書記馬偉成正和果農們在園里除草、追肥。

      “5年前,俺村可是個‘上甘嶺’,遇上旱年呀,土質硬的像石板,草就難長。俺村能有今天,咱縣供電公司功不可沒!”。馬偉成指著葡萄園旁邊一臺排灌用的變壓器感觸地說。

      馬家莊地處靈壽縣水資源匱乏的丘陵貧困區,全村350戶1450人。2016年,靈壽縣供電公司聚焦農村脫貧產業發展,加快推進電網改造升級。為馬家莊村新增變壓器3臺,延伸排灌線路3.2千米。村里依托優越的電力條件,在村北干旱的丘陵上打了3眼機井,敷設了5500米排灌管道,使多年的旱丘陵變成了電灌化的葡萄園。

      據介紹,馬家莊僅是收益村之一。當年該公司先后為棗園、燕川等49個貧困村改造和新建變壓器94臺、10千伏線路15.17千米、低壓線路66.07千米。改造升級后,以上村莊的2.8萬畝葡萄、核桃、板栗相繼實現電灌化,促進產業不斷升級,加快了小康建設步伐。

      2018年,馬家莊村提出了葡萄業“打造一村一品升級版”。靈壽公司根據其升級的需要,及時為該村新增100千伏安變壓器,助推產業升級和葡萄酒釀造新項目順利落地。

      在電力支撐下,如今馬家莊村葡萄種植已發展到500多畝12個品種,并已形成了采摘、觀光和葡萄酒釀造的產業鏈。2018年如期升級為全國第七批“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年葡萄業收入到達680余萬元,以此率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電溫控 種出“四季蘑”

      電網改造升級進一步向貧困村延伸,使之成為廣大農民改造自然、戰勝自然,支撐產業發展的不懈動力。到2017年底,此工程已拓展到110多個行政村。當年對相托、東托等61個行政村電網進行改造升級。改造后,農村特色產業不斷走向繁榮。

      7月13日,筆者在相托村采訪中發現:眼下酷暑雖是蘑菇生產的淡季,而該村蘑農李建勇所種的蘑菇卻是生機盎然。

      “俺種蘑十多年了,前十年靠自然溫度每年只能種植春、秋兩季。電網升級后俺用上了電溫控 ,現在啥季節都能種了,再也不受老天爺的管束了!”李建勇介紹說。

      走進配料室,電動配料機正在工作,配好的菌料自動裝袋,并依次轉移下道工序。這是一套從原料加工、育苗、生產、包裝到儲藏的電氣化全能生產線。“現在俺們5個人就可以完成整個流程作業,過去人工作業起碼需要23人才能完成。”工作人員孟金玲一邊巡視配料機一邊介紹說。

      打開溫控室,清香的蘑菇味撲鼻而來,一排排金黃色的金針菇、乳白色的白靈菇齊刷刷伸出了茁壯小腦袋。電力溫控裝置就設置在室內頂部,遙控器輕輕一點就可設定需要的溫度。

      據介紹,靈壽縣蘑菇業已有二十多年的發展史。當初受限于自然溫度不僅每年只能種兩季,并且春、秋氣候變化無常,自然溫度極不均衡,致使蘑菇產量低、質量差、效益低,制約和影響著產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步伐。

      為助力蘑菇業發展,217年該公司相繼為相托、東托等61個行政村改造配變110臺、10千伏線及低壓路80余條。

      電力充足了,用電方便了,蘑農們逐步擺脫依托自然“靠天吃飯”的歷史,蘑菇業得以空前繁榮。目前,該縣種植面積現已發展到98個行政村600萬平方米、十多個品種,年產量12萬噸,并已形成生產、加工、儲藏、運輸的產業鏈,成為河北省最大的蘑菇生產基地,產品暢銷韓國、日本人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電動化繁榮養殖業

      電網升級向養殖業延伸,促進全縣域特色產業繁榮。7月12日,步入靈壽縣北托村養殖園區,雛雞養殖戶劉靜保家的現代化養雞場首先映入眼簾。

      養殖場內,兩排彩鋼瓦房上的10多個排風扇正在呼呼排風,這是在為雛雞透風降溫;瓦房內上萬只雛雞分在幾個大格子里,扎堆地吃食、飲水、休憩……雞嘴巴一碰到水管上的小按鈕,水就從下面的滴水孔流出來,這是電自動飲水裝置,保證24小時自動給水;雞架的下面是電自動出糞裝置,通過電動傳送帶,糞便可直接送到室外的拉糞車上。

      “這一欄肉雞是兩萬四千只,40天左右就可出欄。從雞苗到出欄雞舍內(養雞瓦房內)溫度要保持在35度到28度之間,這個季節要完全靠電排風調溫。”養殖園區技術員貢進輝一邊喂食一邊介紹說:

      北托村是靈壽縣養殖專業村之一。前些年因受限于該村基礎差、底子薄,生產基礎設施滯后,養殖業長期處于小打小鬧土打土鬧,群體大規模小和效益低的狀態。

      2018年,脫貧進入攻堅階段,北托村把養殖業提檔升級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方向。按照該村發展需要,靈壽縣供電公司及時籌資為該村新增配變兩臺,改造和延伸養殖區10千伏專用線路1.3千米、0.4千伏線路6.9千米。

      “變壓器新上后,俺們用電更可靠、更方便了,俺家首先建起了現代化養殖場,養雞規模(年)從3年前的5000只增加到現在的21萬只。養殖戶劉靜保還介紹說:“俺家前年還新上了飼料加工廠,雖然今春疫情鬧的物資斷交不流通,好在俺場的飼料能自供,要不這飼料購進可成了大問題,這多虧了咱們的電網升了級!”

      目前該村的養殖業已步入了規?;洜I、電氣化發展的新業態。去年共出欄肉雞55萬只、肥豬8100只、肉牛2200頭,實現規模、效益雙提升。(紀萬明 、李花)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國網靈壽縣供電公司立足搶大險 防汛保安全

    7月12日,國網靈壽縣供電公司組織對低洼、沿河防洪區的桿基、線路等設施進行了新一輪特巡。該公司力足防大汛、搶大險的思想準備,深化落實各項防范措施,持續提升防汛能力,保障電網安全可靠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
    安全生產2020-07-13

    國網靈壽供電公司精準挖潛增效益

    “盤活存量、精準增量,力求把技改資金用在刀刃上......”在提質增效工作中,河北靈壽縣供電公司以技改和線損網格化管理為途徑,精準挖潛提效益。截止6月29日,以此降低0.4千伏線損1.2個百分點。
    管理創新2020-07-02

    國網靈壽供電公司查處多起竊電和違約用電行為

    6月20日,囯網靈壽縣供電公司成功查處了一起(某水泥廠)超容用電違約行為,及時追補電費及違約使用電費33.67萬元。這是該公司“提智增效”中的又一成果。
    電與法2020-06-22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