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農電 > 地方新聞

    幫扶東風村 拓寬致富路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2-01-06 00:00:00

      駐村第一書記小檔案

      姓名:王智斌

      單位:湖北省赤壁市供電公司

      幫扶地點:湖北省赤壁市赤壁鎮東風村

      幫扶時間:2018年7月至今

      工作亮點:拓寬公路,新建排水渠道和抗旱蓄水池等,逐步完善基礎設施;開展農業生產培訓,幫助村民順利轉型;建設蔬菜產業基地,引進專業合作社經營,推動村集體增收,開拓致富門路。

      2021年12月31日,在湖北省赤壁市赤壁鎮東風村,駐村書記王智斌帶領村民在蔬菜基地采摘甘藍,并打包裝車。

      東風村位于赤壁鎮東北角,村里的長江干堤蜿蜒3.5千米。村民沿堤而居,靠水吃水,全村785戶村民曾有貧困戶45戶。2018年7月,王智斌被赤壁市供電公司派到村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推動村里環境整治,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帶動建起產業基地。2018年12月,東風村脫貧。之后,王智斌繼續帶領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搞起“村灣夜話”,解民憂紓民困

      2021年11月9日19時許,在村民楊德國家,30多名村民圍坐在一起,展開一場“村灣夜話”討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著自家的困難、對村里發展的想法。王智斌和村支兩委委員在現場認真記錄,并及時答疑?!耙郧霸诖逦瘯_會,大家有話不愿說、不敢說?,F在不一樣了,‘村灣夜話’辦在家門口,大家都開始暢所欲言?!睏畹聡f。

      2018年7月,王智斌到村里后直奔地頭,與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生產生活情況和實際困難?!盎A建設薄弱、患病等是村民致貧的主要原因?!?018年8月,王智斌組織召開首場“村灣夜話”,集中收集村民訴求,剖析村子致貧原因,并制訂“十件實事”清單。

      村民萬珊因患腎衰竭喪失勞動能力,每月花4000多元買進口藥,還曾幾次放棄治療發生病情惡化。

      借著“村灣夜話”,王智斌了解到萬珊家的情況。他幫忙聯系醫院為萬珊做換腎手術,還幫著辦理醫療救助,協調駐村工作隊隊員為她家改造危房等。

      如今,病愈的萬珊在鎮上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當上了引導員,一個月工資3000元,還能就近照料孩子和年邁的父親。

      三年多來,王智斌帶領駐村工作隊隊員為52戶村民完成危房改造,幫助67名貧困人口實現再就業。

      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農業生產能力

      東風村緊挨江堤,以前村民多是長江漁民和碼頭工人。那些年,雖然村民收入增加了,東風村卻成了集體經濟幾乎為零、土路坑坑洼洼、田地撂荒嚴重的落后村。

      村里的耕地主要用來種植水稻、棉花等,泵站溝渠由于年久失修,無法正常使用。而且,村里幾乎沒有養殖業。

      2016年6月,在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修復過程中,東風村的碼頭全部被拆。2019年8月,東風村長期居住在長江沿岸的153戶居民整體搬遷。禁止捕魚后,村民們回歸了農業生產。

      “當了半輩子漁民,如今生計沒了著落?!?019年年初,村里曾經靠打魚為生的沈名澤找到王智斌說出困難。

      2019年2月起,王智斌主動聯系赤壁市農業農村局專家舉辦水產養殖和農作物種植技術培訓班,還向赤壁市供電公司申請幫扶資金,為東風村疏通溝渠,維修泵站,建設配套灌溉電力線路,將江水引進村。

      小龍蝦養殖在東風村迅速發展。然而,2019年成蝦上市時恰逢梅雨季節,村里的生產道路泥濘不堪,收購商不愿進村,蝦子賣價打了折。村民忙了幾個月,僅能勉強保本。

      路不通,好產品也賣不出去。2020年,修路成了王智斌的心頭大事。他向政府爭取資金,為村里的主路安裝路燈,并新建、拓寬生產道路。

      后來,東風村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養殖成蝦,繁育蝦苗,2020年產值600余萬元。合作社帶動養殖戶年均增收2萬余元。村里13戶貧困戶靠養蝦脫了貧。

      建設蔬菜基地,開拓致富門路

      “東風村的耕地大部分是無法開展稻蝦養殖的旱地。村民們零散種植蔬菜,沒有成規模,也賣不上好價錢。該怎樣高效利用好這些土地,讓旱地生金?”2020年6月,在村里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王智斌提出問題,并說出想集中運作耕地的想法,得到村支兩委委員支持。

      王智斌學起了農業知識。慢慢地,他對旱地的種類、作物的選擇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2020年8月,經過與村民多次溝通,王智斌將1000多畝旱地流轉到村集體,引進嘉魚谷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實行企業合作經營,組織成立眾潤蔬菜合作社,聘請來種植專業技術人員,帶動村里發展起蔬菜種植基地。

      為讓土地最大化利用,不因季節讓地白白閑置,王智斌前期流轉村民的500畝土地,種上市場銷售情況較穩的油菜;中期種植板栗南瓜、大白菜打基礎;調整好種植的季節后,又流轉千畝土地,穩定種植收益更高的甘藍。

      2021年夏季,東村根據市場需求試種的500畝板栗南瓜由于上市早、品質好,為村集體創收70余萬元,還為14名脫貧戶提供了臨時就業崗位。

      65歲的脫貧戶沈名金是從漁民轉成農民的。他跟著村里一起搞種植,如今一天能有百余元的收入,生活有了保障。

      借著長江大保護的“東風”,王智斌還帶動村里成立兩家村級企業,依托當地景區,打造仿古別墅建筑,發展旅游業。如今,東風村成了赤壁市的先進示范村,“顏值”提升了,逐漸展現出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