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
十五年來,寧波寧??h始終不忘總書記囑托,一張藍圖繪到底。2018、2019年,寧??h連續兩年高居全國“兩山”發展百強縣第2位;2019年成為第三批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寧??h以執著的生態堅守和實踐,讓這一方綠水青山成為鄉村振興的寶貴財富。而一流的電網基礎設施和供電創新服務則為寧海“兩山”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和強勁動力。
大山里的微電網
8月14日,記者從寧波市區驅車1個多小時來到有著國家生態縣、中國天然氧吧金字招牌的寧??h。38oC的烈日下,黃色電力工程車行駛在漫山遍野的竹林深處,清澗的蘭丁溪從山上湍急而下,放養的山羊群在林間悠然信步,滿眼的綠色讓走進大山的人們心中感受到絲絲清涼,這里是寧??h梅林街道蘭丁村。
蘭丁村村委書記丁子飛在山上迎接記者。“蘭丁村是一個很偏僻的村莊,共328戶,人口有1030人。村里只有一家礦泉水廠和竹子加工廠。寧海的‘兩山’經濟搞得很好,我也準備帶領村民們在山上搞鄉村旅游開發,打造大型露營基地,種植高山蔬菜,養殖淡水石斑魚,這些都需要供電保障。”丁子飛描繪著大山里的藍圖。
丁子飛帶著記者來到山上的一個石斑魚養殖場,老板俞文義正在對廢棄的魚塘進行修補、消毒工作。“蘭丁村山水清澈,溪坑里就有石斑魚。這個魚塘原來試養過,但山上沒有電,不能科學養殖,所以失敗了。前一陣村書記告訴我山上有了充足可靠的電,于是重新修整起魚塘,計劃今年10月底開始養石斑魚,供游客釣魚、休閑等。”俞文義信心滿滿。
丁子飛和俞文義對未來大山發展的藍圖都源自于蘭丁村山上建起了一個微電網。8月4日,由國網寧??h供電公司投資建設的微電網在蘭丁村海拔200米的山上正式投運,微電網由“新能源+光儲控制器+電池組”構成,光伏板面積150平方米,發電容量20千瓦,電池組容量150千瓦,實現就地平衡“源、荷、儲”。這是該公司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增加綜合能源服務生態,實現精準投資的創新舉措。
梅林供電所的客戶經理俞凱倫介紹說:按照常規,架設3公里10千伏線路、低壓配電線路以及變壓器的總投資近100萬元,而微電網的投資約為40萬元,節省了一半投資。同時,常規的線路通道建設會破壞山林環境,此次對偏遠的零星用電需求采用了微電網的模式,既節省線路通道又能保證環境的原生態。計劃9月份,國網寧??h供電公司還將通過5G無線網絡對微電網進行實時監測、計量、采集,將微電網電力客戶的電能數據納入電網統一管理。
“每年臺風來襲時,總會擔心大風刮倒山林里的竹子,壓在電線上會導致村里停電。微電網建成后,再也不用擔心臺風天氣停電了。”丁子飛說道。
因地制宜的電網建設讓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駛入了快車道。除了創新電網建設模式外,近年來國網寧??h供電公司持續推動電網建設和改造, 2019年,總投資1.01億元共建設52個農網項目,安裝130臺變壓器,總容量為57750千伏安。適度超前的建設,做到了“寧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極大地推動了寧??h鄉村振興沿著“兩山”發展道路大步邁進。
藍海邊的“聚寶盆”
在寧海,綿延起伏的山頂上矗立著隨風旋轉的白色風機,海水養殖“漁光互補”光伏發電場里匯聚著大自然的“聚寶盆”。這里,風力、光伏、抽水蓄能等各種新能源豐富。預計到2022年,寧海的新能源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40萬千瓦,是寧海電網高峰負荷的2倍,將實現能源清潔化率超過50%。
寧??h緊緊依托山、海、林、泉、湖、島兼具的稟賦優勢,不斷增值“青山綠水”。往海邊走,一座座獨棟小洋房和房前的海水養殖場展示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面貌。
記者來到位于寧??h一市鎮蛇潘涂圍墾區的全國最大海水養殖“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現場,水面上方豎立著一望無際的光伏板,水面下養殖著各類海產品。藍色的光伏板與波光粼粼的藍海相互映襯,蔚為壯觀。利用4200畝養殖塘建設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站于2017年5月并網發電,裝機容量99兆瓦,2019年發電量達到13453萬千瓦時。國網寧??h供電公司為“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新建了一條110千伏送出線路,通過調整網架結構,科學分配負荷,保證了光伏發電全消納。
緊鄰著“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現場,記者還看到一家規模比較大的大棚養殖基地,每個養殖塘上方有巨大的斗笠形狀的雙層拉線。寧??h晨曦水產養殖基地負責人李林峰介紹,他的大棚養殖基地有150畝,高密度養殖對蝦,需要增氧機不間斷供電,天冷時在養殖塘上方蓋上薄膜,并使用加溫器來保溫,高峰期每月電費在10萬元以上。
“現在很少停電,就算發生停電,我馬上會收到停電通知短信。臺風期間,偶爾出現故障,搶修也非常及時。今年‘黑格比’臺風時,清晨有短時間停電,不到2個小時就恢復供電了。”李林峰對供電服務表示滿意。
負責寧??h一市鎮供電的是桃源供電所,副所長李逸駿介紹說,一市鎮海水養殖面積有5萬畝,是主要用電大戶。為了保障養殖塘用戶的可靠用電,2014年起,桃源供電所新建10千伏線路,采用雙回路、多分段、多聯絡的形式保障供電可靠性。隨著養殖塘用電負荷不斷增加,每年供電所還提前開展增容布點,并積極改造老舊線路,包括遷移桿塔、加粗線徑等。此外,由于經常受到臺風影響,今年供電所針對海邊的電桿開展加固專項工作,使用松木樁加固電桿,減少發生倒桿、斜桿等情況。在臺風來臨前,供電所還開展線路特巡,走訪養殖塘用戶,開展客戶內部線路治理等工作。目前,桃源供電所正在實施與臺州市三門縣的跨區配網互聯互供工程,進一步提高養殖區域的供電可靠性。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各種電氣設備、電能替代為鄉村產業現代化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19年,國網寧??h供電公司完成電能替代5543.995萬千瓦時,目前全域已經基本完成燃煤鍋爐的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岸電改造工作。電氣設備的廣泛使用,讓寧??h早在2018年就實現了終端能源消費領域電氣化率達52%。
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兩山”理念勾畫的藍圖在寧海大地上正從夢想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