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垃圾發電網獲悉,2024年7月4日,綠色動力披露接待調研公告。
據了解,綠色動力公司在2023年底的應收賬款中,垃圾處理費占比約為45%,國補占比約為40%,剩余部分主要為基礎電費。垃圾處理費的結算周期一般不超過三個月,但部分項目受地方財政影響存在結算延長情況;國補結算進度主要取決于國家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的撥付情況,結算周期不固定。公司今年的國補回款情況較去年同期更好,但全年回款情況尚無法確定。
綠色動力公司的垃圾處理費由公司與政府簽署的特許經營協議約定,協議中有約定垃圾處理費調價機制,在滿足約定情形下,公司可以向地方主管部門提出調價申請,經由雙方協商確定。因此垃圾處理費在一定時期內較為穩定,去年個別項目調高了垃圾處理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電價也相對固定,但受國補退坡政策影響,經營15年或者達到82500小時后的項目,電價中將不含國補。
綠色動力公司在運營項目收益提高的情況下,根據國家發改委今年頒布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特許經營者在保障項目質量和產品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通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積極創新等方式產生的效益,一般歸特許經營者所有。公司五個可轉債募投項目均已投產,但今年預計無其他自建項目投產。部分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尚不能確定具體開工時間。公司2023年產能利用率較2020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近幾年公司產能集中釋放,部分新項目還處于產能爬坡期。
提高產能利用率的主要措施是拓展生活垃圾來源,如開挖陳腐垃圾、拓展異地垃圾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固體廢棄物等。公司噸垃圾發電量下降的原因是垃圾結構發生變化,以及公司供汽業務增長較快,供汽業務會使該項目的噸發電量有所下降。供汽效益總體比發電要高。公司將從開源節流兩方面努力,如全力拓展垃圾來源,提高產能利用率;繼續實施熱電聯產,各項目因地制宜拓展供汽業務,提高供汽量;參與綠證交易,獲得綠證出售收入;通過研發、應用廢氣處理新工藝以及開展電廠“數字化”建設,降低生產成本。未來公司將綜合考慮現金流情況、資金需求情況以及投資者訴求,繼續通過現金分紅回報投資者。在提高存量項目盈利能力的同時,若有合適的標的,公司會積極爭取。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方法學尚未公布,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暫不能申請CCER備案,公司將持續關注后續政策變化。公司將努力通過提升業績,提振股價,促進可轉債投資者轉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