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春佳節,萬家團圓。當人們紛紛踏上歸鄉路,與家人團聚之時,有一群人,他們選擇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用汗水澆灌使命與夢想,在萬家燈火背后,書寫央企人的大愛與忠誠。近日,國資委網站推出“新春滿能量 央企‘不打烊’”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送虎歲共慶山河壯,迎兔年齊歌業績新。兔年春節,拜年聲、歡笑聲、鞭炮聲不絕于耳,而在中國建筑旗下中建八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項目的現場,上千名建設者堅守在一線,幾百臺施工機械車輛頻繁穿梭。盡管天氣寒冷,但工人都鉚足干勁,搶抓施工進度,整個施工現場呈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春節施工“不打烊”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是西北地區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體量最大的門戶機場,也是陜西省重點工程,民航局支持建設的全國民航“標桿示范工程”,承載著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服務,“三個經濟”發展的重大使命。作為西北民航發展史上最大的單體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為8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的需求,全面提升西安機場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運行效率,支撐“國際運輸走廊”“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打造“中國最佳中轉機場”,推進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進程,對陜西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春節期間,項目因生產需要,100余名管理人員、近千名勞務工人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奮戰在施工一線。“正是因為項目意義重大,項目自進場以來,圍繞“四型機場”建設要求,成立履約、安全、防疫等8個攻堅小組,八大兵團、盡銳出戰、通力合作運用大軍團式作戰體系進行萬人會戰,建設高峰期工人數達13000余人,項目東航站樓主體結構提前一個月封頂。”項目執行經理周金良介紹,為了讓大家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節,項目還統籌部署施工進度,做好春節物資和后勤保障,聯合陜西省總工會組織開展了“凝聚奮進力量 展望美好未來”春節慰問演出?;顒蝇F場,名家云集,氣氛活躍,各類演出精彩紛呈,讓堅守在一線的數萬名建設者們感受到了一場非凡的文化盛宴。“這些精彩的演出緩解了我們一年的疲憊,希望以后有更多這樣的機會。”項目一線工友鄭忠超說道。
科技賦能“不間斷”
“為了項目高效建造,我們秉承科技引領、匠心智造的理念,優化組織、智慧建造、強化管控,以智慧工地、BIM技術為手段,精準發力,精準施策,為項目生產建設保駕護航。”正在項目現場檢查隔震支座變形監測情況的項目技術負責人馬振和說。
據了解,成立之初,該項目便組建BIM深化團隊,全面攻關項目技術難點。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自主研發了“數字建造服務平臺”,解決了多專業協同深化設計以及疫情下人員跨地域協同問題,同時,BIM深化團隊以輕量化BIM模型為載體,依托動圖二維碼技術,開展現場場模巡檢,通過BIM+AR可視化驗收、關鍵數據云端協同巡檢、放樣機器人快速復核、三維激光掃描儀現場實體驗收等管控手段,全面落地BIM深化成果應用,保證工程建造一次成優。為解決環境溫度變化和混凝土自身收縮等問題,項目通過優化部署內部道路,優化配合比和跳倉法施工,同時聯合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首創的自糾偏智能隔震支座(IDCS)技術,從預糾偏與可糾偏兩種思路出發,直接有效地解決了項目難題,進一步加強了過程管控,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工期。
沖刺攻堅“不停歇”
于新平是該項目的項目經理,他已工作二十余年,扎根一線十余年。今年春節期間,于新平又一次選擇駐守施工現場。這已是他第二年春節連續駐守在項目現場,雖然沒有家人的陪伴,但他覺得,作為一名民航建設者,項目需要他、崗位需要他,這就是他的責任。“堅守在施工現場第一線,就應當具有舍“小家”為“大家”的敬業精神,留下來為項目建設作出自己的奉獻,我的家人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夜幕下,登高望去,近百名建設者和于新平一樣手不識閑,電焊點起的焊花如繁星閃動,照耀著每一位建設者。
這個春節,近千余名建設者堅守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建設一線。“大家也都憋著一股勁兒,爭取早日完成這座西北地區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體量最大的交通樞紐。”于新平說。
據了解,該項目混凝土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鋼結構屋蓋成功合攏,正在進行金屬屋面、玻璃幕墻施工。同時,二次結構及粗裝修已進入收尾階段,機電安裝,行李系統鋼平臺等專業正在全面穿插施工,項目正向著金屬屋面、玻璃幕墻施工節點目標進行沖刺。春節期間,整個項目機器不停,工人不停,進度不減,為年后精裝修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