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建核電公司工會將黨建深度融入基層、融入一線,以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領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打造了一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專家隊伍;以國際領先為目標,著眼于業務發展需要,緊盯行業尖端技術開展技術創新創效活動,取得了工法、工藝、專利、論文、專著、教材、培訓、競賽等一系列重大成果,不但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也培養了完善的人才梯隊,樹立了職工技術技能創新創效的示范和標桿。
以黨建引領正確方向,通過雙引雙建進一步加強黨建與具體工作深度融合。工作室現有15名常駐專家,其中正式黨員8人,預備黨員1人。電建核電公司黨委把工作室作為創黨員先鋒崗和紅旗責任區、黨建引領具體業務的典型重點培養。工作室全體黨員將創黨員先鋒崗、建紅旗責任區與技術創新具體工作相結合,團結工作室全體成員,積極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執行公司黨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積極主動改革創新,立足本職攻堅克難,取得許多行業一流的創新成果,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以“三個精神”夯實基礎,建設一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無敵團隊。通過廣泛學習討論,正確認識“三個精神”,進一步理解勞動最光榮、創造最偉大、奮斗最幸福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通過表彰宣傳模范人物、典型事跡,大力弘揚“三個精神”,激發廣大職工群眾的勞動熱情和學技術、趕先進、追翹楚、建功業的積極性。通過技能競賽、技術創新,積極踐行“三個精神”,培養愛崗敬業、甘于奉獻、勇于創新、爭創一流的職業素養和高貴品質,孕育出作為焊接技術技能最高境界的“焊道”精神,專門為工作室制作的微電影《光陰的故事之獎杯》獲得集團工會微電影創作比賽優秀獎。
以國際領先為目標,著眼于業務發展需要,緊盯行業尖端技術開展技術創新創效活動,創新成果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工作室專家組包括高級工程師8人、高級技師5人,他們緊盯國際技術前沿,立足公司需要進行技術創新?!昂穗娭鞴艿勒g隙自動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打破了國外設備廠商的技術壟斷;中頻感應熱處理工藝、不銹鋼管道充氬保護裝置等多項成果獲得中國安裝協會等授予的獎項;工藝評定109項,解決了三澳核島項目、國和一號常規島項目等多項焊接技術難題;獲得了“新型馬氏體耐熱鋼G115管道焊接方法”等6項專利;在《焊接技術》等7家雜志發表論文12篇;編寫了《焊接工藝規程》等專著3部。
以梯隊傳承保持團隊活力,大力培養青年技能和創新力量,為公司大舉進軍核島安裝儲備人才。首席專家周海濤擔綱編寫了焊工理論教材和實操培訓教材。公司工會撥出經費,引入虛擬培訓系統,虛實結合,將培訓時間縮短了25%,培訓成本降低超過30%。組織核焊工和特種設備焊工培訓考試1268人次、2755項次;參與修改了電力行業和山東省焊工考試題庫。工作室培養的焊工近年來獲得省部級以上技能競賽前三名23次;在“6789年代”梯隊傳承的基礎上,“00后”已逐步成長為技能人才生力軍,為公司大舉進軍核島安裝儲備了人才,也促進了工程焊接質量持續提升。陽江核電項目等20多個核電、火電、新能源機組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優秀焊接工程獎、魯班獎。
工作室專家研討焊接工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