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水電四局所屬青海水電技師學院與西寧市世紀職業技術學校聯合召開新能源專業融合發展研討暨光伏產業學院籌建會,標志著兩校共建的青海省首座中職光伏產業學院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這是雙方在聯合辦學基礎上,緊跟國家產業發展形勢,聚合各自優勢資源,在改革職業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中邁出的嶄新一步。
會議介紹了光伏產業學院的建設背景、建設基礎,兩校對建設思路、建設方法提出了明確工作意見,理清了對新能源專業群共建、課程共建、實習就業基地共建、師資隊伍共建、產學研平臺共建等工作思路,還就產業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鏈如何匹配產業鏈等具體問題進行了充分地交流。
產業學院是當前職業教育最有效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之一,其以提升職業院校服務區域產業能力為目標,整合地方政府、職業院校、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的資源,建立以人才培養為主,兼有學生創新創業、技術創新、科技服務、繼續教育等多主體、多功能深度融合的新型辦學實體,是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成果,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領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今年3月份,青海水電技師學院與西寧市世紀職業技術學校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光伏產業學院的籌建工作隨即擺上工作議程。兩校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有關政策精神,依據《西寧市職業院校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文件要求,相關工作人員經過多次調研考察、磋商交流、專題研討,從歷史的角度厘清了產業學院發展歷程,從實踐的角度探析了其組織特征,結合自身實際研討了構建產業學院的路徑,為學院早日掛牌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共建光伏產業學院,將有效推動兩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性轉變,也將為青海省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提供技術技能型人才支撐,為學生的高質量就業創業創造有利條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