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國能建湖南院中標廣西鋼鐵余熱余能綜合利用項目(二期)EPC總承包項目。
該項目擬采用高效超臨界直流煤氣鍋爐,180兆瓦超臨界帶一次再熱汽輪機及200兆瓦發電機,單機發電規模超過同類型現役最大的150兆瓦級別,建成后將成為該類型煤氣發電機組中的全球最大級別,也是目前已建或在建煤氣發電機組中的全球首臺。
項目使用鋼鐵生產工藝產生的富余煤氣燃燒發電,建設1*180兆瓦超臨界高效煤氣發電機組及其附屬設施、脫硫脫硝除塵設施、海水直冷設施等,主廠房按2*180兆瓦設計,主體建筑工程一次建成。
中國能建湖南院作為該EPC項目承建方,將投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機180兆瓦高效超臨界煤氣發電技術,主要設備均采用國產研發。項目建成后,預計全廠發電熱效率可達45.6%,年發電量15.3億度,直接經濟效益近8億元,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5萬噸,對進一步滿足鋼鐵企業用電需求,協助鋼鐵企業低碳轉型、踐行“雙碳”戰略具有積極的意義。
湖南院依托在火力發電行業積累的經驗,構建差異化發展,開發并深耕鋼鐵戰略,創新性地將電力行業大容量、高參數火力發電核心技術引入鋼鐵行業,已成功建成投產80兆瓦、100兆瓦、135兆瓦、150兆瓦級別標準化國產煤氣發電機組。本次中標180兆瓦級別高效超臨界煤氣機組項目,標志著湖南院在鋼鐵行業煤氣發電領域達到行業領先、世界一流水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