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舉辦綠色航運產業促進大會,并與中國船級社、全球甲醇行業協會、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上港集團、金風科技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綠色航運產業聯盟”開放平臺,并攜手發布《推動綠色新能源在航運業推廣,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倡議書》。
綠色航運產業聯盟由全球有影響力的航運和港口企業、船級社、綠色新能源生產制備企業、船舶燃料加注企業、產業基金等單位組成,旨在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交流合作,促進綠色新能源在航運業推廣運用。同時,該聯盟將吸引全球產業基金參與綠色新能源投資,并助力上下游企業建立專業的碳排放管理和碳交易團隊,推動綠色航運產業立體化發展。
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表示,“臨港新片區將突出國際化導向,營造更加開放創新的發展環境,重點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將突出數字化賦能,更大力度探索數據跨境流動新模式,積極參與國家航運貿易數字化應用試點,深化區塊鏈技術在航運貿易領域的應用,賦能航運業轉型升級;將突出綠色化引領,出臺支持綠色航運發展的專項政策,大力支持綠色航運產業聯盟的發展,加快推動綠色甲醇、氨等新能源在航運業的應用,加快構建綠色航運全產業鏈。”
金風科技執行董事兼金風綠能化工總經理劉日新作為綠色航運產業聯盟代表發言,“金風科技正積極投身于新能源制綠氫、綠甲醇等綠色燃料產業的發展。我們依托先進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以及獨創的波動性能源與化工耦合控制技術,創新生產方式,為全球綠色燃料化工技術貢獻力量。金風科技將與廣大合作伙伴在政策、船舶、港口等多個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綠色航運產業發展。”
近年來,“綠色航運”已經成為全球航運業的轉型目標,2023年6月,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將航運業納入立法正式生效,自2024年1月起,航運企業在歐盟范圍航行需對全部碳排放量付費;2023年7月,《2023年IMO船舶溫室氣體(GHG)減排戰略》正式發布……政策的密集出臺,加速了市場需求的拉升。據知名航運咨詢機構克拉克森統計,2024年1月,全球新船訂單總計96艘、460萬總噸,而替代燃料(即清潔能源燃料)船舶多達59艘、280萬總噸,占比高達60.8%。由此可見,“綠色航運”已經成為了航運產業的關鍵趨勢。
在替代燃料領域,綠色甲醇由于其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極低,而且不僅可以作為清潔燃料直接使用,還可以作為氫能載體,解決氫能儲運難題等優勢,正在逐步成為支持綠色航運的核心燃料。DNV(挪威船級社)替代燃料洞察 (AFI) 數據平臺統計指出,今年1月甲醇燃料船舶新船訂單多達23艘,LNG動力船僅有10艘。據中遠海運預測,2030年,航運業的綠色甲醇需求量將達1億噸,而當前的全球產能遠不能滿足該需求。
在這一背景下,金風科技基于自身可再生能源業務優勢,積極與行業伙伴拓展綠色甲醇產能。2023年11月,金風科技與世界航運巨頭A.P.穆勒-馬士基簽署了年產50萬噸的長期綠色甲醇采購協議,用以支持馬士基首批12艘大型甲醇雙動力船舶實現低碳運營,預計2026年實現首產。該協議是全球航運業首個大規模綠色甲醇采購協議,有效期將持續至2030年后。協議中的甲醇產量包括綠色生物質甲醇和電制甲醇,將于金風科技在內蒙古興安盟建設的200萬千瓦風電-綠色甲醇基地進行生產,實現用綠色電力生產綠色燃料,支撐綠色航運發展的“綠色閉環”。
航運是串聯全球的核心運輸形式,是人類相互聯結的紐帶。全球航運業的低碳轉型,將為“碳中和”目標的最終實現作出巨大貢獻。金風科技將不斷探索新技術的創新應用,把綠色電力和綠色燃料生產有機結合,與綠色航運生態的所有合作伙伴一道,為人類溝通的“動脈”注入“綠色血液”,攜手邁向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新世界。
來源:金風科技微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