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風電 > 企業信息

    御風而上!GE為低風速地區輸送綠色電力

    中國電力報發布時間:2020-08-13 09:31:45  作者:秦虹

      GE濮陽亞太低風速生產基地竣工投產,為中國量身定制2.5-132低風速機組

      在平地崗洼、沙丘溝壑相間的河南濮陽,一座肩負著為50萬戶家庭供應綠色電力的風電場拔地而起,這就是華能濮陽風電場。目前已有200多臺GE 2.5-132風機完成裝機工作,在這里“落地生根”,它們猶如一個個衛士,為即將送出的清潔電力貢獻力量。

      從去年11月5日河南省政府與GE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到今年5月GE完成華能濮陽風電場第100臺風電機組吊裝工作,進入風電機組建設的后半程。再到8月5日GE濮陽亞太低風速生產基地竣工投產,為中國量身定制的低風速機組2.5-132下線,同時與河南省簽署二期投資合作協議,不到一年的時間,GE中國本土化進程再添里程碑。

      “在中國,我們堅持以‘本土化’為核心的公司發展戰略,GE濮陽生產基地的順利投產以及二期投資合作協議的簽署是我們踐行本土化戰略的重要體現。一直以來,GE致力于將最先進的清潔能源技術、先進制造能力和技術團隊帶到中國,攜手合作伙伴協同創新,推動中國制造業產業鏈升級,走向國際。”GE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向偉明表示。

      低風速地區是極具潛力的“能源寶藏”

      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倡導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力爭在2030年使全社會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20%及以上,風力發電在這一進程中將大有可為。

    GE全球首個2.5MW平臺商業化運行風機150米塔筒完成吊裝

      我國風能資源豐富,其中低風速資源約占全國風能資源的三分之二,是極具潛力的“能源寶藏”,但是目前低風速地區風資源開發量不足7%。低風速風電一般是指風速在6~8米/秒之間的弱風區。低風速區相比“三北”地區更接近電網負荷的受端地區,無“棄風”之虞,機組基本都可滿發,這就能保證風電場項目的穩定投資收益率。這在平價上網時代,低風速地區無疑為中國風電發展開辟了一條好路子。因此低風速地區風電開發擁有廣闊的開發潛力,也引領了全球在低風速領域的技術創新。

      近年來,我國低風速風電市場的發展也推動了低風速風電設備的需求,國際領先的整機制造商在低風速技術研發和產能布局方面取得突破,均推出了為低風速風區產品并投入運行,機型日益豐富,機組性能得到大幅提高。

      “中國是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力的風電市場。受益于本地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中國也是GE可再生能源集團最為重要的生產制造基地之一。GE也持續看好中國的低風速地區風電開發。”向偉明表示。

      此次濮陽項目,GE為何把目光轉向一個內陸省份?答案是河南是中部地區風電開發潛力較大的省份,濮陽區域是低風速風力資源較好的區域。近年來,濮陽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支持風電發展的機遇,加大風電項目開發力度,與中國華能集團合作建設了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平原風電場——華能濮陽風電場,一期計劃安裝200臺單機容量2.5兆瓦的風電機組。

      華能濮陽風電場項目是GE與中國華能集團于去年就合作新建風電場項目所簽署的協議。該項目是河南省實行平價上網后首個超200臺陸上風電機組的建設項目,總裝機容量715兆瓦已被列為國家能源局平原風電示范性項目,建成后可以為河南省近50萬戶家庭提供充足的綠色電力。

      匯集GE可再生能源多年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GE陸上風電項目團隊的不懈努力、遼寧沈陽工廠生產的風電機組200多臺風電機組已經在華能濮陽風電場安家。接下來,GE濮陽生產基地投產和2.5-132風電機組正式下線,將為濮陽風電場乃至中國陸上風電發展持續降本增效作出貢獻。

      量身定制低風速地區“捕風”能手

      雖然低風速市場被譽為“能源寶藏”,但是眾所周知,越是寶藏越有其開發難度。隨著我國陸上風電市場加速向中東部等用電負荷中心轉移,低風速、高切變、復雜地形、氣候環境惡劣、可使用土地面積受限、施工難度大等因素逐漸成為制約中東部低風速風電發展的掣肘,而采用高塔筒、長葉片、大功率風電機組正在成為低風速風電場降本增效的主流方案。

    GE完成華能濮陽風電場的第100臺風電機組吊裝工作

      單機容量越來越大、葉片越來越長、塔筒高度越來越高,是近年來風電行業的一個趨勢。就塔筒高度而言,風機越高,捕獲的風能也就越大。特別是在我國低風速平原地區,增加風機塔高度是提升發電量的有效手段。但事實上,僅僅簡單粗暴的上“高塔”和“大葉片”并不是最佳解決方案,反而對成本管控造成影響。

      定制化解決方案才是解鎖“能源寶藏”的密匙。在GE濮陽風電生產基地生產的2.5-132風電機組,是GE專門針對中國特有低風速市場而設計的產品。這一風機的設計研發融合了GE在風電領域的長期經驗與創新技術,是GE致力于為中國市場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的有力例證。GE 2.5-132 是2兆瓦風電機組平臺的最新一代機型。GE 2兆瓦機組在2019年底全球總裝機量將超過5.5吉瓦,并達到業界領先的98%可用率。

      此外,為了成為“捕風”能手,GE 2.5-132陸上風電機組也同時解決了高塔筒難題。今年7月,在深圳能源集團南京控股公司江蘇高郵臨澤風電項目,GE宣布國內首臺2.5-132陸上風電機組150米高塔筒成功完成吊裝,打破了此前2.5兆瓦級別整體140米塔高的應用紀錄。150米高的塔筒設計不僅是在中國市場的首次應用,也是GE在全球市場針對同類機組的首發。據介紹,150米全鋼柔性塔筒使得風機能夠更多地捕風,相較GE同等功率130米塔筒風機,發電量可提高7.6%,相較140米塔筒風機,可提升130至150小時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150米高塔的研發受益于GE業界領先的極限載荷控制技術和獨立變槳技術。極限載荷控制技術的應用使風機在脫網時能夠動態的調整葉片的變槳速率,在安全停機的前提下,最小化動態載荷,避免‘急剎車’對風機造成的損耗。而GE獨創的獨立變槳技術為葉片的載荷平衡提供實時監測,使葉片的角度能隨葉輪的旋轉做微小的動態調整,以降低疲勞載荷,延長風機壽命,從而降低了風電場的維運成本,提升了長期經濟效益。此外,GE通過結構和材料的創新,實現了塔筒整體減重10%,更易于運輸和吊裝。在江蘇省,GE還將會分別向位于高郵和徐州的臨澤、小紀、寶應、甘垛,和邳州五個風電場項目提供114臺GE 2.5-132-150陸上風電機組。

      扎根本土持續踐行本土化戰略

      “融合GE在風電領域的長期經驗與創新技術,外加深耕本土多年的執行經驗,GE項目團隊通過和客戶的交流和現場環境的全方面深度研究,不光做到風電場定制化設計,更是精益求精做到機位定制化設計,以實現最優的個性化方案,使萬千家庭獲益,這也是GE扎根本土,持續踐行本土化戰略的意義所在。” GE可再生能源集團陸上風電業務中國總經理趙霖表示。

    GE亞太低風速生產基地首臺機組下線儀式暨與河南省戰略合作二期項目簽約儀式

      隨著中國陸上風電需求的快速增長,繼十五年前投資建立GE沈陽風電設備制造基地,GE濮陽風電生產基地旨在更好地抓住這一能源發展趨勢,通過技術創新,強大的本土供應鏈和精益管理理念,為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以降低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度電成本,助力中國清潔能源建設和綠色發展目標。

      作為GE可再生能源集團全球第六個、中國第二個陸上風電機組生產基地,GE濮陽風電生產基地融合了GE在風電領域的長期經驗與創新技術,以及成熟的先進制造和供應鏈管理能力。一期項目于2019年9月動工建設,生產GE專門針對中國特有低風速風況環境而設計的2.5-132陸上風電機組,在短短十個月的時間內即投產下線,預計年產量將達到200~300臺,為中原地區輸送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

      8月5日,GE與河南省政府還正式簽署了二期投資合作協議,將GE與河南省的合作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根據協議,雙方將以GE濮陽風電生產基地為基礎,利用GE的技術和資源,在濮陽打造集風電工程應用中心、風電數字化服務中心、風電培訓中心和風機運行維護中心為一體的輻射亞太的陸上風電綜合制造和服務基地,助力濮陽形成完備的風電設備制造全產業鏈,走出河南,走出中國,走向國際。

      華能濮陽風電場項目只是GE在中國低風速市場的一個縮影。據統計,GE于2019年在中國贏得的陸上風電機組在手訂單裝機總量就達到了1215兆瓦,這些風電場項目陸續落成后,將為85萬戶中國家庭提供綠色電力,讓低風速地區的“風電夢”逐步實現。

      展望未來,GE將持續引入適合中國陸上風電市場所需的行業領先解決方案,在產業鏈升級、生態圈建設、人才培養、數字化等領域開展更多富有成效的合作,將更多的“捕風巨擘”帶到中國市場。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廊坊大城100MW風電項目完成全部風機吊裝

    8月9日16時58分,隨著最后一臺風機葉輪與發電機的對接成功,東方能源(河北公司、雄安公司)廊坊大城100MW風電項目全部46臺風機吊裝完成,為項目并網發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項目進展2020-08-12

    河北尚義大蘇計二期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并網成功

    8月10日,中國能建天津電建承建的河北尚義大蘇計二期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并網成功。
    項目進展2020-08-12

    黑龍江賓縣擺渡老爺嶺風電場建設速記

    在黑龍江省賓縣與方正縣交界處的老爺嶺上,經過14公里長的險峻山路顛簸,我們來到中國能建東北院總承包建設的黑龍江賓縣擺渡老爺嶺風電場項目建設地,故事也從這里開始。
    項目進展2020-08-12

    發電集團為何頻頻會見風電整機廠商

    今年下半年,發電集團和整機廠商之間的會面變得頻繁起來。
    行業要聞2020-08-12

    越南廣平省建8.9萬億越盾風電集群

    《投資報》8月10日報道,廣平省發布公告稱,B&T風電集群項目已獲越南總府總理批準,總投資額為8.9萬億越盾,總規模為252MW,預計于2020年10月10日舉行奠基儀式。
    國際新聞2020-08-12

    江蘇鹽城國能大豐H5號海上風電場工程開工

    8月初,隨著項目220千伏架空線路的一號塔基的鉆孔灌注樁開始作業,中國能建浙江火電承建的江蘇鹽城國能大豐H5號海上風電場工程陸上集控中心項目開工建設。
    項目進展2020-08-10

    湖南沅江風電項目首批風機并網發電

    近日,中國能建江蘇電建一公司總承包的湖南漉湖柴下洲風電場首批風機并網發電。
    國內新聞2020-08-10

    中國正成為離岸風力發電“領頭羊”

    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稱,離岸風力發電規模將在10年內因中國增加到原來的8倍。
    行業要聞2020-08-10

    從長江到大海 再造“海上三峽”

    日前,國內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三峽集團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單機容量亞太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海上風電機組。其并網發電一舉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新紀錄,標志著中國海上風電開發能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
    行業要聞2020-08-10

    大唐湖南新能源公司南山風電場超額完成月度發電任務

    大唐湖南新能源公司南山風電場7月份完成發電量2145.35萬千瓦時,超計劃發電量337.8萬千瓦時,同比去年增加680萬千瓦時,喜迎下半年電量的“開門紅”。
    經營管理2020-08-08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