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涂防火材料、安裝彩鋼板……5月22日,邯鄲冀南新區運達股份可再生能源零碳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1號廠房內的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1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倒班施工,晝夜不停,預計6月底一期工程竣工投產。”項目施工方負責人謝現科介紹,工程正在收尾,廠房已具備設備進場條件。從開工建設到風電整機迎來“邯鄲造”,僅用了半年時間。而此前,運達股份同類項目建設周期通常在一年半左右。
總投資28億元的運達股份可再生能源零碳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一期投資8億元,重點建設智能風機總裝廠、倉儲貨運中心、千萬千瓦風機運維中心;二期投資20億元,擬引進塔筒、配套機艙罩、風電場運維等風機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集制造、研發及運維于一體的產業集群。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年產風力發電機組600臺(套),實現產值35億元,上繳利稅3億元。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風電技術開發和產品制造的國有控股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運達股份公司主業涵蓋大型風電機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運維服務,具有風電場開發、風電場建設工程總承包和出口能力。去年公司新增整機訂單12.8GW。截至目前,公司已有1萬多臺風電機組產品在全球300多個風電場平穩運行。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實施,風能等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逐步提升,風力發電產品將擁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運達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玲在接受采訪時介紹,邯鄲是該公司繼杭州、哈爾濱等地后,在全國布局的七大風電裝備制造基地之一,未來將成為支撐全國風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邯鄲是全國重要的精品鋼材、鑄件制造基地,也是最大的標準件生產基地,就近取材能夠有效降低風機制造成本,同時位于新區的邯鄲職教城可為裝備制造等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技術工人。”冀南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萬春說,為提速項目建設,冀南新區推行并聯審批、“標準地+承諾制”等改革舉措,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由新區管委會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區域環評、節能評估等評價事項,省去了企業拿地后的多個審批事項,讓企業省錢又省心。
打破部門界限,冀南新區由縣級干部與相關部門人員組建了42個重點項目指揮部,建立每周調度、考核獎懲等機制,為項目提供全程服務,解決企業后顧之憂。
“疫情封控管控期間,我們遇到了人員不足、物料短缺等問題。”謝現科介紹,項目分包指揮部不僅及時幫助辦理運輸通行證,還從本地協調技術工人,從而保證了項目建設。 (記者劉劍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