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風電 > 行業要聞

    中國“風光”閃耀全球

    中國能源報發布時間:2021-07-09 15:02:16

    截至2020年底,我國風電裝機達到2.8億千瓦,連續11年穩居全球首位;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5億千瓦,連續6年穩居全球首位

    “年少時常常眺望的老家山頭,栽滿了風機;鄰居家的屋頂上,裝上了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改變周圍世界的速度,比想象中還快?!痹诒本┕ぷ?年的陳奇夫婦,老家分別在福建、江西,近期一路自駕南下時,他們不由心生感慨,在微信朋友圈里留下了這樣的文字。

    目前,福建省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試點建設如火如荼;江西省正聚焦光伏等領域,打造世界級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新能源從未像現在這般貼近人們的生活。

    “十四五”開局之年,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擘畫出美好藍圖,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按下“啟動鍵”,我國新能源行業捷報頻傳。在青海,海南州光儲一體化實證基地項目和德令哈220萬千瓦多能互補項目同時開工,高原上崛起的“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描繪出青藏高原規?;们鍧嵞茉吹暮陚D景;在甘肅,“建設河西風電走廊,打造西部陸上三峽”的夢想成真,歷經12載建設,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拔地而起,串聯起玉門、瓜州、肅北“大風口”。

    從名不見經傳,到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光伏大國、風電大國,我國新能源產業用創新驅動蝶變,在短短幾十年間實現量質齊升的“井噴式”發展:走上去,裝機規模及技術制造實現全球領跑;走下去,累計讓上百萬無電群眾家中亮起了溫暖燈光,給千家萬戶帶來致富新路子。

    裝機規模連年雄踞全球首位

    國務院2020年底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顯示,2012年以來,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提高了8.9%。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

    我國新能源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但直至2000年的時候,風電裝機容量還不到40萬千瓦,而且設備基本上全部依賴進口;光伏裝機量到2011年時也僅為350萬千瓦。資料顯示,2004年,風電價格高昂,在0.8—2.0元/千瓦時之間,被稱為“花瓶”;同一年,南澳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投產,拉開了中國光伏電站建設的大幕,但直到2008年,光伏上網電價依然高達4元/千瓦時,比風電更加“高不可攀”。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不斷完善清潔能源產業政策,著力提升清潔能源利用水平。2006年施行的《可再生能源法》,讓新能源“有法可依”。隨后執行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2009年、2011年,業界呼喚已久的陸上風電、光伏標桿電價相繼出臺,2012年,風光發展專項規劃等利好政策密集出臺。

    政策護航、市場活躍、全產業鏈乘勢而上,我國新能源產業由此迎來了規?;蟀l展。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并網風電規模達到5258萬千瓦,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十二五”末,累計光伏裝機量達4318萬千瓦,超越德國,躍居全球首位。

    規模上升的同時,成本實現大幅下降:2020年,陸上風電價格降至0.29—0.47元/千瓦時之間;2008—2020年,經過兩次批復電價、兩次特許權招標、八次發布標桿電價調整后,光伏上網電價已從4元/千瓦時降至0.35元/千瓦時,成為可與煤電比拼性價比的優質電源。

    當前,風電、光伏發電正在加快成為新增電源主力。截至2020年底,我國風電裝機2.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2.5億千瓦,雙雙繼續雄踞全球首位。其中,風電新增裝機量飆升至7167萬千瓦,同比大增178%,超過此前3年新增裝機量之和。

    全產業鏈蹚出自主化之路

    今年7月初,盛東如東海上風電工程現場異常忙碌,國產化5兆瓦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調試工作。這臺海上“巨無霸”實現了機組一級部件國產化率100%、整機國產化率超95%,代表了目前我國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國產化最高水平。

    回望11年前,同樣是在7月初,矗立在上海東海大橋東側的34臺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將風電送入上海電網,我國海上風電建設大幕就此拉開。時至今日,我國海上風電并網容量已突破千萬千瓦。

    技術進步是推動能源產業升級發展的源動力。從高度依賴進口到實現核心技術、關鍵裝備國產化,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的快速成長不僅保障了能源供應多元化,也帶動了相關配套產業的飛躍:低風速風電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國內風機90%以上為國產機型,10兆瓦海上風機開始試驗運行;2020年全球風電整機商十強中,中國企業占據七席……

    光伏的表現同樣耀眼:技術迭代持續加速并不斷刷新轉換效率紀錄;光伏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業中,7家來自中國;新能源國際標準參與度和標準產出率顯著提高……

    國內風、光產業的大發展,強力帶動了新能源標準、設備、技術“走出去”。在肯尼亞,中國企業融資承建的加里薩50兆瓦太陽能發電站,電價低至12先令/千瓦時,比當地擔任供電主力的柴油發電足足便宜8先令/千瓦時;在哈薩克斯坦,中國企業建設的札納塔斯風電項目,年發電量高達3.5億千瓦時,可滿足一百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為當地環保事業和去碳化起到示范作用;在阿聯酋,中國企業以0.0135美元/千瓦時的電價中標阿布扎比1.5吉瓦光伏項目,創造了光伏發電的世界最低電價紀錄。

    在碳中和中發揮更大作用

    “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近8億千瓦時,與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省標煤消耗約2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6萬噸?!?月2日,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大容量海上風電場項目——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將持續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優化,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顯示,能源的綠色發展對碳排放強度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2019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實現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電量持續增長——2020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21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8.4%;其中,風電46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15%,光伏發電26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1%。新能源保持高利用率水平——2020年,全國風電利用率升至97%,較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98%,與2019年持平,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市場的活力仍在充分釋放之中。這個從成長之初就高度市場化、社會化的行業,市場主體多,市場化程度高,市場競爭充分,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前景不可限量。

    在此背景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更為以風、光為代表的新能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施展舞臺。

    “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睔夂蛐坌姆鍟系闹Z言,正推動中國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腳踏實地落實上述目標,新能源將在其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