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風電 > 行業要聞

    浮式海上風電掀投資熱潮

    中國能源報發布時間:2020-04-22 14:28:12  作者:李麗旻

      隨著海上風電去補貼節點臨近,前沿技術被寄望助力海上風電進一步降低成本,以適應平價時代。在這一背景下,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備受青睞。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從國外“熱”到國內。

      浮式海上風電投資漸熱

      4月9日,明陽智能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A股的方式募集資金,總金額不超過60億元,用于8個風電建設項目以及償還銀行貸款。值得注意的是,8個項目除了傳統風電項目外,該公司擬投入募集資金6.1595億元用于10兆瓦級海上漂浮式風機設計研發項目,另外,也將募資建設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陸豐)項目明陽智能海上風電產業園工程以及混合塔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幾乎與此同時,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也與法國浮式風電技術公司Dolfines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合作開發亞洲及歐洲的浮式海上風電項目。

      在歐洲,近年來,挪威Equinor、法國道達爾、西班牙Iberdrola等企業紛紛入局浮式海上風電,多國開啟了浮式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工作。今年2月,法國能源企業Ideol稱,公司旗下的Floatgen浮式風電項目發電量達到了923.2兆瓦,產能系數達到66.3%,這也意味著這一新興技術已經能夠適用于商業化發展。今年3月,日本首座大型浮式風電項目也已正式投入使用。

      市場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發布的報告稱,根據現有公開的項目信息來看,到2023年,預計將有超過350兆瓦浮式風電示范項目竣工,全球浮式風電并網容量將達到4.2吉瓦。另外,多家行業機構也表示,未來十年,浮式海上風電有望在歐洲、亞洲、美國等多個地區或國家率先實現商業化應用,全球浮式海上風電裝機規模有望實現快速擴張。

      距商業化應用仍有距離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浮式海上風電作為一種能夠開發更深、更遠海上風資源的技術,有助于擴大對海上風資源的利用范圍,突破水深對立柱式海上風電施工帶來的限制,同時也能有效降低施工對海洋環境的負面影響。

      在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副秘書長年方清看來,漂浮式風電的發展動力主要來自于發展需要、資源稟賦、政策激勵等多個方面。我國漂浮式基礎的研究已開展多年,目前行業內也已呈現出越來越多企業開展研究的局面。立足于國際市場,著眼于5年之后,當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或者戰略需要“能源島”建設時,積極布局浮式風電的企業就會擁有良好的發展先機。

      國內外能源廠商相繼入局,浮式海上風電投資正熱,對于我國海上風電來說,這一技術的興起是否將改變現有海上風電的“游戲規則”?

      年方清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浮式海上風電仍處于試驗和嘗試階段,各國都還沒有實現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公布的項目也大多是處于規劃中的項目。浮式海上風電技術距離規?;?、商業化應用仍有一定距離。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則指出,發展浮式海上風電仍需要因地制宜,由于各國水文條件不同,并非都適用于該技術。我國大陸架相對平緩,傳統立柱式風電更為適合;對于日本等海域較深的國家來說,漂浮式基礎則更具備優勢。

      應理性評估行業前沿技術

      業內人士表示,正如其他新興技術的發展路線一樣,未來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發展的快慢將主要取決于成本的下降速度。如能夠獲得足夠的政策支持,浮式風電則有望更快實現規?;l展。在此情形下,有專家提醒,我國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的開發仍需立足當下的現實情況,追逐行業熱點的同時,也需要更多理性考量。

      伴隨我國海上風電補貼退坡,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幾年,地方政府對海上風電的支持力度將較大程度地影響這一產業的未來。此前,有多家行業機構預測稱,今年“搶裝”過后,我國海上風電建設熱度可能會出現下降,由于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成本不具備競爭力,海上風電預計將面臨更大挑戰。浮式海上風電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自身仍處于成本較高的初始階段,更難言幫助整個海上風電產業降低成本。目前來看,其發展前景尚不明朗。

      彭澎指出,當前,企業對于浮式海上風電項目的布局仍是在為未來做準備。對于海上風電來說,去補貼的步伐仍在加快,未來我國海上風電的市場規模將取決于“十四五”期間政策的支持力度。如果支持力度偏弱,海上風電整個市場空間將變得較為有限。

      “當前,海上風電核準待建項目和在建項目合計超過50GW,只有在2021年底前全場機組并網才能拿到享受國家補貼的電價。如果地方政府不接盤補貼,海上風電項目很難盈利。中國的浮式海上風電仍需等待合適的發展契機。”年方清說。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中天科技參與荷蘭±525kV柔直海纜研發 逐鹿歐洲高端市場

    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簡稱“中天海纜”)受邀成為其±525 kV柔性直流海底電纜系統的研發合作廠家之一。這是中天海纜繼2017年參與德國TenneT ±525kV直流電力電纜系統研發后,逐鹿歐洲高端市場的又一重大突破
    技術創新2020-04-22
    國家電投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完成首臺風機安裝

    國家電投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完成首臺風機安裝

    4月18日,國家電投海上風電業務發展邁出了標志性的一步,委托管理的濱海南H3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安裝順利完成,標志著項目正式進入風機批量化、大規模安裝階段。
    項目進展2020-04-22

    新冠病毒疫情對中國海上風電發展影響有限

    全球風能理事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的中國專家表示,新冠狀病毒疫情對中國海上風電場建設速度的影響是有限的,其受影響程度相比國內陸上風電場更低。
    行業要聞2020-04-21

    廣東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火熱推進 加速能源轉型升級

    新能源入海成為潮流。消費大省廣東在能源轉型升級上正是把目光投向了大海。
    海上風電2020-04-21

    2020年全球海上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根據世界海上風電論壇(WFO)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共新建海上風電場16個并投入運行,共新增裝機容量5.2GW,主要分布在中國、英國、德國、丹麥、比利時、臺灣地區。
    行業分析2020-04-21
    粵西最大海上風電單樁月底下線

    粵西最大海上風電單樁月底下線

    4月17日,陽江日報記者走訪三峽新能源和中國水電四局共同打造的陽江海工裝備制造基地了解到,隨著基地全面復工復產,各項生產工作如火如荼開展,5條生產線加大馬力,確保鋼結構產品滿足三峽沙扒海上風電項目供給,預計年產量達8萬噸,年產值約10億元。
    海上風電2020-04-20
    國內首個7兆瓦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完工

    國內首個7兆瓦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完工

    國內首個7兆瓦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建設近日順利完工。該工程位于福建莆田南日島西側,包括10臺7兆瓦大型風機基礎樁。
    項目進展2020-04-16

    浙江最大海上風電安裝基地即將投產

    4月8日,在中交三航局舟山海洋工程有限公司2.6萬平方米的廠房里,焊花四濺,工人忙碌穿梭,機器轟鳴。廠房外的兩座龍門吊下,數片70多米長的海上風機葉片整齊堆放。項目現場,復工復產,一派繁忙景象。
    國內新聞2020-04-16

    海上風電“定海神樁”在中山馬鞍島交付

    4月14日,首個廣東省內制造的海上風電單樁在中山市馬鞍島交付,一舉改寫廣東省內不能制造大直徑單樁的歷史。
    國內新聞2020-04-15

    三菱重工維斯塔斯再獲日本海上風電大訂單

    日前,三菱重工維斯塔斯(MHI Vestas)宣布,將為日本總裝機容量700MW的AYOW海上風電項目供應風機。
    企業信息2020-04-15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