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電氣風電參建的大唐南澳勒門Ⅰ海上風電項目日發電量完成588.22萬千瓦時,創項目投產以來的單日發電量新高,實現超設計滿發。
據悉,該項目是汕頭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汕頭市東部、南澳縣南部海域的勒門列島附近。該項目裝機總容量為245MW,安裝有35臺電氣風電7MW風力發電機組,單日設計發電量為588萬千瓦時,預計年發電量為7.51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24萬噸,減少CO?排放量45萬噸。
項目于2021年12月31日全容量并網投產,跑出了“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的海上風電 “加速度”。項目投產至2023年3月2日,累積發電量已突破9億度。
單日滿發非偶然
業主、電氣風電通力合作下的精細化運維
海上風電項目的發電量受臺風、潮汐、雷雨等天氣因素影響,發電量較不穩定。與此同時,海上維護作業的有效時間有明顯的窗口期限制,受制于多種因素,也會影響項目單日發電量。此外,我國海上風電發展時間不長,很多海上風電項目仍處于粗放式管理形態,造成效率低、可控應發發電量的損失。電氣風電在發展中,一直以精細化運維助力業主提升發電效率。此次項目實現首次超設計滿發,也離不開業主單位與電氣風電團隊通力合作下的精細化運維。
大唐汕頭新能源公司作為業主方,始終堅持科學謀劃、度電必爭的方針,聚焦機組電量增發空間,優化機組運行方式,多舉措提升機組可控應發電量。建立“一機一檔”制度,每日分析風機數據異常指標,每月形成綜合排名,通過與同區域機組進行對標,將責任落實到人,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標的良性運維機制。
電氣風電后市場運維團隊,秉持“預防為主、持續改進”的后市場服務理念,借助專業的KMS知識管理系統累積經驗,面對變幻莫測的海上環境,充分利用極為短暫的窗口期、梳理機組缺陷臺賬、提前編制工作計劃,根據工作計劃制定詳細的登機作業方案、備件計劃。通過精心制訂的機組維護計劃、優化消缺維護順序排名,及時完成機組消缺、維護,不斷提高運維效率、降低發電量損失。
單日滿發非偶然
海上風電10余年積淀,一路領航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電氣風電擁有中國最大的海上風電樣本庫,其發展歷程幾乎等同于中國海上風電發展史。在發展中,電氣風電參建的一個個里程碑式的項目積淀,造就了持續領先、突破的實力。
榮譽激勵前行
2015-2022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連續8年全國第一;
2016年、2021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全球第一;
國電投濱海H1,中國首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的風電項目;
國華東臺四期(H2)300兆瓦海上風電場,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擎天而立、迎風列陣。電氣風電通過一個個里程碑式的項目,在實現自我突破的同時,不斷推動行業迭代、進化;在實現突破式引領的同時,更堅定向客戶兌現“高可靠、可信賴”的整體解決方案承諾。大唐南澳勒門Ⅰ海上風電項目的單日發電量超設計滿發,是電氣風電向客戶兌現承諾的一個縮影。以這樣一個個點滴累積的高可靠交付,行穩致遠,實現自身及風電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