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風電 > 國內新聞

    加快建設涼山州風電基地、新增風電7GW! 四川涼山州“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出臺

    光伏們發布時間:2023-02-01 12:48:34

    1月31日,涼山州人民政府印發《涼山州“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指出,堅持集中式與分散式并舉,加快推進涼山州風電基地建設。堅持風電開發聯動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金沙江下游、雅礱江風光水互補清潔能源示范基地?!?strong>十四五”期間,力爭新增風電裝機700萬千瓦左右。

    原文如下:

    涼山州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涼山州“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

    涼府發〔2023〕3號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級各部門:

    現將《涼山州“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印發你們。

    涼山州人民政府

    2023年1月22日

    目 錄

    前言

    第一章 發展基礎

    第一節 發展成就

    第二節 存在困難和問題

    第三節 面臨形勢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第二節 基本原則

    第三節 發展目標

    第三章 積極推進水風光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基地建設

    第一節 科學有序開發水電

    第二節 加快建設涼山州風電基地

    第三節 統籌推進涼山州光伏發電基地建設

    第四節 積極推進新能源開展聯動產業融合發展

    第四章 推動電網提檔升級

    第一節 加快外送特高壓直流通道建設

    第二節 優化州內主網架構

    第三節 推動農網升級改造

    第五章 加快氣化涼山進程

    第一節 加快天然氣主輸氣管道建設

    第二節 擴大天然氣利用

    第三節 理順下游油氣市場

    第六章 強化能源安全保障

    第一節 增強油氣儲備能力

    第二節 統籌煤炭開采儲備

    第三節 強化電力安全與應急保障

    第七章 推動能源轉型升級

    第一節 持續推進節能降碳

    第二節 積極推動能源清潔替代

    第三節 加強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第四節 促進分布式能源發展

    第五節 促進新型儲能技術發展

    第八章 建立健全現代能源治理體系

    第一節 深化能源體制改革

    第二節 加強區域合作

    第三節 加強能源行業管理

    第九章 環境影響評價

    第一節 環境影響分析

    第二節 環境保護措施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第二節 強化規劃引領

    第三節 加強政策支持

    第四節 強化安全生產

    第五節 完善實施機制

    涼山州“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

    前 言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脈,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笆奈濉睍r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施的第一個五年,是我州建成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基地的重要時期。為適應發展新常態,把握發展新趨勢,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把涼山建成具有影響力的優質清潔能源產業基地,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根據《四川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川府發〔2022〕8號)、《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2022—2025年)》(川府發〔2022〕34號)和《涼山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本規劃。

    第一章 發展基礎

    第一節 發展成就

    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成效明顯?!笆濉币詠?,金沙江、雅礱江水電基地加快建設,白鶴灘、卡拉等大型水電站核準開工,全球最高水平的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在白鶴灘電站投入使用,烏東德水電站建成投產,新能源項目大規模投產。2020年,全州水電裝機3005萬千瓦(扣除界河分攤),較2015年增加446萬千瓦,增長率17.4%;風電裝機368萬千瓦,較2015年增加335萬千瓦,增長率1020%;光伏發電裝機90萬千瓦,較2015年增加75萬千瓦,增長率500%。電力生產能力約達40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880萬噸。

    能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涼山電網形成以500千伏為支撐、220千伏為骨架、110千伏為網絡的主網架,建成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鹽源、會東兩座500千伏變電站,電力外送通道基本形成,電力外送能力達到2370萬千瓦,在建通道電力外送能力1600萬千瓦,“十三五”期間,全州累計外送電量約3700億千瓦時。

    電力電價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和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建設取得新成效,23家納入水電消納產業建設,用電容量16.8萬千伏安,4家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交易合同電量5.8億千瓦時。電力市場化交易范圍不斷擴大,注冊用戶達428戶,用戶數同比增長106.7%,其中民營企業239戶、占比55.8%。實施水電聯動的雷波、甘洛、越西、德昌4縣,實施電量8.51億千瓦時。能源消費量從2016年的906.16萬噸標準煤增長到2020年的939.81萬噸標準煤,累計增長33.65萬噸標準煤,單位GDP能耗下降8.9%。

    能源清潔替代加快推進。實施電能替代項目3個,改造燃煤鍋爐、窯爐3座。公共交通清潔替代不斷推進,新增公交車、出租車全部采購新能源汽車,全州建成2619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充(換)電站17座;目前全州新能源汽車3128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483輛,新能源出租車199輛,市政作業車180輛,社會車輛2281輛。能源惠民成效顯著提升。全州城鄉電網持續加強,農村供電可靠率達到99.8%、電壓合格率達到99.9%。脫貧攻堅電力保障任務順利完成,實施電力建設扶貧項目955個,全面實現43萬貧困人口生活用電達標。建成光伏扶貧項目60個,裝機13.2萬千瓦,惠及659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第二節 存在困難和問題

    電力送出通道依然不足。涼山電力屬外送型結構,豐水期電力外送比高達90%。截至2020年底,涼山電網各類型電站并網電源(不含溪洛渡、烏東德、瀑布溝、深溪溝等未通過涼山電網送出的電站)豐水期長期出力為2396萬千瓦。涼山電網現有送出通道總送出能力為2370萬千瓦,包括2回800千伏線路(錦屏—江蘇蘇南、雅中—江西)、8回500千伏線路(昭覺菩提—自貢洪溝3回線、昭覺菩提—樂山南天1回線、西昌月城—樂山沐川2回線、錦屏二級—樂山2回線),并承擔攀西地區及西藏的富余電力外送任務(目前,攀枝花電網已接入150萬千瓦、西藏電網已接入25萬千瓦)。在白鶴灘2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2022年建成投產后,在不考慮新核準新能源及攀枝花市、甘孜州送出的情況下,豐水期總送出容量空間僅有520萬千瓦,仍無法滿足我州已規劃的2400萬千瓦新能源送出,預計豐水期送出缺口達1000萬千瓦。

    能源民生服務存在短板。我州部分地方電網供區和邊遠山區配網建設相對滯后,部分鄉鎮仍然存在“獨立光伏”“小水電自供”“區域外電網”,供電可靠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電力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獲得電力”營商環境服務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人民群眾獲得感仍然不足。能源供給形式單一,電能幾乎為唯一選擇,除電能外,僅在部分縣(市)零星布有罐裝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用氣成本較高,極大影響了招商引資和居民生活成本。

    能源體制機制和機制創新亟待深化。電力調度機制復雜,全州境內存在國調、省統調、地調、縣調等多個調度層級,缺乏全州統一的電力調度運行平臺,電力資源配置不能及時反映市場供求

    第三節 面臨形勢

    雙碳目標對涼山能源發展提出新要求。在全球推動氣候變化等共同因素作用下,世界能源清潔低碳發展大勢已成。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遠的經濟社會系統變革,已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雙碳行動將推動我國出臺更有約束力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強化能耗“雙控”,促進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清潔能源成為消費增長的主導力量,為我州建成全州重要清潔能源示范基地提供新的機遇。

    科技創新對涼山能源發展提供新動力。能源發展從主要依靠要素驅動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轉變,能源變革加速推進,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邁入平價時代。新材料、新能源、儲能、電動汽車、高效用電設備等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發展,能源系統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加快。但能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制約依然突出,先進儲能、氫能、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的商業化路徑還有待深入探索實踐,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經濟性、安全性、發展有序性等問題有待解決。

    安全生產對涼山能源發展提出新挑戰。隨著涼山清潔能源基地建設進程的加快,大規模電力集中并網,長距離輸電線路進一步增加了森林防火壓力。小水電總體呈老、小、散的分布特征,也對能源安全生產提出了新的挑戰。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遵循“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全面落實州委州政府決策部署,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以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低碳發展為基本取向,以改革創新和開放合作為動力,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清潔可靠用能需求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完善產供銷體系,著力增強能源持續穩定供應和風險管控能力,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高質量建成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基地。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清潔低碳,綠色發展。堅持生態優先,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全社會能效提升,實現增量需求主要依靠清潔能源,推動主要用能產業綠色發展,打造中高級消費結構,提高能源生產率和經濟社會綜合效益。

    堅持惠民利民,共享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補強民生供能短板,加大對多樣化能源需求的保障力度,著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

    堅持改革創新,協同高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著力破除制約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機制體制障礙,釋放發展活力。增強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提升系統運行和資源配置效率。堅持系統觀念,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

    堅持筑牢底線,保障安全。樹立底線思維,增強危機意識,發揮能源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作用,適用超前發展,切實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補齊能源戰略和應急調峰短板,不斷提高風險應對能力。

    第三節 發展目標

    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基本建成。2025年,力爭全州清潔能源裝機7000萬千瓦左右,其中水電裝機4100萬千瓦,風電裝機1200萬千瓦,光伏裝機1700萬千瓦。

    電力外送能力進一步提升。到2025年,涼山電網外送能力達到4170萬千瓦,形成以特高壓為骨干、500千伏為核心、220千伏為支撐的電力送出網架。

    能源利用更加安全高效。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單位地區生產總值(GDP)能耗降低達到國家要求,能源系統效率進一步提升,電力系統可靠性和應急能力進一步增強。

    表1 涼山州“十四五”能源發展主要指標

    第三章 積極推進水風光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基地建設

    第一節 科學有序開發水電

    加快推進已核準大中型水電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已核準小水電建設。發揮具備調節能力水電站在電力系統中的調節作用和在防洪、蓄水保供、水生態保護方面的綜合作用。建成白鶴灘、烏東德、楊房溝、木里固增等水電站,繼續推進會東大灣腰樹、越西漫灘、木里東義河水電站建設,力爭新增投產水電裝機約1100萬千瓦。

    專欄1 水電建設項目

    水電建設:建成投產白鶴灘、烏東德、楊房溝、木里固增水電站,繼續推進會東大灣腰樹、越西漫灘、木里東義河水電站建設,建成已開工小水電項目,全面停止新開發小水電。

    第二節 加快建設涼山州風電基地

    堅持集中式與分散式并舉,加快推進涼山州風電基地建設。堅持風電開發聯動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金沙江下游、雅礱江風光水互補清潔能源示范基地?!笆奈濉逼陂g,力爭新增風電裝機700萬千瓦左右。

    專欄2 風電建設項目

    風電建設:加快推進西昌牦牛山風電,德昌臘巴山風電,會理小箐村風電、黎洪風電,會東小街一期風電、小街二期風電、淌塘二期風電、淌塘三期風電、堵格三期風電、新云風電、大箐風電、魯北二期風電、雪山二期風電,寧南果木二期風電、八巖風電,普格則洛日風電、馬洪風電、烏科梁子二期風電、東山風電,布拖海博風電、拖覺風電、浪珠風電、九都風電、采哈風電,昭覺龍恩二期風電、補約風電、尼地風電、美甘風電、比爾風電、波洛風電、馬覺風電、馬洛風電,雷波阿合哈洛風電、龍門風電,美姑沙馬乃托二期風電、四季吉一期風電、井葉特西二期風電、四季吉二期風電、九口風電、拉木阿覺風電,甘洛莫乃風電,越西申普風電、新鄉風電、彩洛風電、板橋風電,喜德北山風電、瑪果梁子風電、洛古合浦風電、瓦吉木風電、基打風電、根都風電,冕寧金林風電,鹽源白烏風電、白楊坪風電、大壩梁子風電、后龍山風電、沃底風電、蓋租風電、魚坪子風電、長柏風電建設。

    第三節 統籌推進涼山州光伏發電基地建設

    積極推進涼山州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推進整縣屋頂光伏開發,鼓勵光伏發電項目增加儲能設備,開展光伏儲能項目試點。鼓勵土地資源綜合利用,推廣農、牧、漁光互補項目?!笆奈濉逼陂g,全州光伏裝機力爭新增1600萬千瓦。

    專欄3 光伏發電建設項目

    光伏發電建設:1.西部基地。積極推進鹽源、木里裝機501萬千瓦光伏項目建設;2.南部基地。積極推進會理、會東、寧南、普格、德昌裝機304萬千瓦光伏項目建設;3.東部基地。積極推進布拖、昭覺、美姑、雷波、金陽裝機558萬千瓦光伏項目建設;4.中北部基地。積極推進甘洛、越西、喜德、冕寧、西昌裝機301萬千瓦光伏建設。

    第四節 積極推進新能源開展聯動產業融合發展

    按照市場化原則,鼓勵開發企業通過資源開發引進風電機組、光伏電池/組件、輸配電設備等制造業落戶涼山;支持新能源技術創新化,推動核心技術開發利用,構建產學研合作機制;配套發展新能源科技研發、技術咨詢、生產運營、檢測認證、供應鏈管理等生產性服務業;按“新能源+N”綜合開發模式推動新能源和大數據、特色農牧業、文旅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引導企業支持涼山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基礎。

    第四章 推動電網提檔升級

    第一節 加快外送特高壓直流通道建設

    雅中—江西、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三條±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建成投產,攀西斷面至成渝負荷中心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力爭納入國家、省規劃。

    專欄4 特高壓電網工程

    特高壓工程建設:雅中—江西、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三條±800千伏特高

    壓直流輸變電工程,攀西斷面至成渝負荷中心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

    第二節 優化州內主網架構

    完善電網結構,整體提高涼山電網對新能源裝機比重提高的適應性和供電保障能力。優化電力送出通道,加快實施500千伏變電加強工程,新建布拖—敘府兩回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水洛50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百靈50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等一批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加強220千伏、110千伏網架和聯網工程建設。

    專欄5 主網架建設重點項目

    主網架電網建設:白鶴灘特高壓直流配套工程,白鶴灘送出加強工程,攀西電網加強工程,水洛50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百靈50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月城50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普提50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金沙江、雅礱江水風光互補500千伏新能源匯集工程,白鶴灘水電站送出工程,楊房溝水電站送出工程,成昆復線配套供電工程。

    第三節 推動農網升級改造

    以安全可靠供電為底線,保障民生為重點,持續建設新型城鎮配電網,逐步將獨立光伏、小水電自供、區域外供電區納入農網改造范圍,全面推進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持續縮短配網供電半徑,增加配網互聯度,提升電網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

    專欄6 農網重點項目

    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建設:西昌河西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雷波巴姑110千伏輸變電擴建工程,經久11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德昌中屯110千伏變電站增容改造工程,鹽源下海110千伏輸變電擴建工程,寧南11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西昌—經久110千伏線路改造工程,會東紅房110千伏變電站增容工程,會東新洪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甘洛候木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木里11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木里洛平110千伏輸變電擴建工程,西昌—黃聯牽π入經久變電站110千伏線路工程,涼山布拖特木里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官地—馬道π入河西變電站110千伏線路工程,甘洛蓼坪110千伏送出工程。涼山雷波城郊35千伏變電站升壓輸變電工程,涼山雷波元寶山35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等一批35千伏及以下農網工程。

    第五章 加快氣化涼山進程

    第一節 加快天然氣主輸氣管道建設

    加快天然氣輸氣管道建設,打通用能薄弱環節,統籌優化管網布局,構建供應穩定、安全可靠的輸氣系統。推進攀枝花—涼山天然氣管道,攀枝花—會理(會東)天然氣管道建設,到2025年,輸氣能力達到10億方/年以上。

    專欄7 天然氣重點項目

    天然氣重點項目:攀枝花—涼山天然氣管道項目、攀枝花—會理(會東)天然氣管道項目。

    第二節 擴大天然氣利用

    提升城鄉燃氣普及率,發展燃煤替代。積極調整工業燃料結構,鼓勵玻璃、陶瓷、稀土、建材、機電、輕紡等重點工業領域實施天然氣燃料替代??茖W布局LNG加注站、壓縮天然氣(CNG)加氣站,推進長途重卡等交通領域燃氣化改造。統籌規劃涉電用氣,促進天然氣綜合利用。

    專欄8 LNG加氣站重點項目

    LNG項目:西昌市太和加氣站、經久加氣站、興勝加氣站、安寧加氣站,昭覺縣昭覺加氣站,布拖縣則洛加氣站,越西縣鹽井加氣站,西昌、雷波、寧南等加氣站。

    第三節 理順下游油氣市場

    理順燃氣經營體制,采用市場化原則整合下游終端用氣市場,引入優質氣源,解決人民群眾用氣難、氣價高問題,嚴格燃氣使用規程,確保安全用氣。

    第六章 強化能源安全保障

    第一節 增強油氣儲備能力

    加強天然氣應急儲備和調峰能力建設,推進儲氣設施集約化、規?;季?,建成以地下儲氣庫和LNG儲罐相結合的天然氣儲氣設施。

    第二節 統籌煤炭開采儲備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政策引導作用,逐步形成“以企業社會責任儲備為主體、政府儲備為補充,產品儲備與產能儲備有機結合”的煤炭儲備體系。加強節能高效實用技術及先進裝備應用,積極發展高效洗煤、配煤和型煤綜合利用技術。優化區域合作,穩定涼外煤炭調入。

    第三節 強化電力安全與應急保障

    著力增強電力系統靈活性,建立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市場,形成年最大用電負荷3%的需求側響應能力。規劃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加強重點城鎮和用戶電力供應保障,加強極端情形下電力風險管控,強化電力系統網絡安全,提高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處置和電力設施抵御地質災害、極端天氣等突發事件沖擊的能力。

    第七章 推動能源轉型升級

    第一節 持續推進節能降碳

    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加快構建節約高效、清潔低碳的用能模式。鼓勵工業領域采用先進節能工藝技術和設備,持續推進建筑、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節能。組織實施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城鎮節能降碳示范、煤炭減量替代等重點工程。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目標責任,實行重點用能單位分級管理。實施全民節能行動和能效領跑者引領計劃。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效權交易。弘揚勤儉節約優良傳統,引導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

    第二節 積極推動能源清潔替代

    加大電能替代實施范圍,在工業生產、交通運輸、農業生產、供暖供冷、家具家電等領域推進電能替代,不斷提高電氣化水平。持續擴大電能替代規模,重點在燃煤(油、柴)鍋爐、窯爐、電烤煙、機場橋載、冰蓄冷、電驅鉆井、電驅壓裂等領域實施一批電能替代項目。

    第三節 加強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完善電動汽車清潔替代基礎設施建設,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統籌規劃、適度超前建設,完善政策措施、激發市場活力,創新發展模式、提高服務水平,建成競爭力強、布局合理、網絡健全、應用領先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地區。優先建設公交、出租及環衛、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充電基礎設施,新增公交車、出租車、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換)站20座;積極推進居民區與單位停車位充電樁配建工作,力爭新增用戶專用充電樁1.1萬個,公共充電樁5000個;結合已建、在建高速公路網,形成州內高速服務區城際快充網絡,力爭新增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236個。

    第四節 促進分布式能源發展

    科學研判電網、負荷現狀,因地制宜積極推進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分布式能源建設,鼓勵配套儲能設施。積極推動具備條件的建筑樓宇、產業園區充分利用分布式新能源,實現能源就地高效利用。穩步推進戶用光伏發電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發展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鼓勵市場主體探索分布式能源商業運作模式。到2025年,力爭建成分布式能源裝機50萬千瓦以上。

    專欄9 分布式能源項目

    分布式能源項目:大力推進會東、冕寧、昭覺等縣(市)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其余縣(市)分散式風電建設;大力推進德昌、雷波等縣(市)整縣(市)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積極推進黨政機關、工業園區、公共建筑、集中安置點分布式光伏建設。

    第五節 促進新型儲能技術發展

    推廣儲能技術應用,推動新興能源技術裝備發展,圍繞關鍵技術、核心材料、裝備制造等短板弱項,建立技術研發平臺,加大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大規模、大容量、高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儲能技術發展,積極推動具備條件地區開展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探索儲能在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多場景商業化應用,不斷提高儲能電站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水平。積極推進風電、光伏儲能配置建設。

    第八章 建立健全現代能源治理體系

    第一節 深化能源體制改革

    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持續深化電力市場建設。探索培育售電側主體,積極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有序推進縣級農網體制改革和獨立供區、小水電供區移交劃轉。

    第二節 加強區域合作

    擴大和深化區域能源合作,強化西電東送電源側定位,積極配合省政府,與浙江、江蘇、上海等能源需求中心加強戰略合作,提高水風光一體化電力消納比重,爭取“減碳價值”更多向地方傾斜。積極推動融入成渝經濟圈,打通涼電外送新通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按照延鏈、補鏈、強鏈的整體思路,推動新能源聯動產業融合發展,補齊新能源裝備制造及應用、文旅、醫藥、基礎設施等短板。

    第三節 加強能源行業管理

    加強能源行業制度建設,加強推動能源行業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程,提高行業管理效率。強化資源、環境、安全等技術標準,運用市場、信用、法制等手段,加強對能源市場主體行為的持續監管,防范安全風險。提高能源領域法制意識,推動能源行業依法行政。加強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罰機制,持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第九章 環境影響評價

    第一節 環境影響分析

    本規劃遵循《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涼山州“十四五”環境保護和治理規劃》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專項規劃要求,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創新”的現代化能源體系為目標,提出能源生產、輸送、應用等方面重點任務。深入貫徹落實《涼山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總體要求,切實減少能源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全面助力經濟社會綠色發展。

    在保障全州“十四五”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積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續優化能源供應結構和消費模式,突顯能源高效、清潔、低碳環境效應成效。能源效率持續提高,加快能源集約、智能利用,促進能源技術創新。用能方式更加清潔,終端用氣電氣化水平持續提高,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提高天然氣普及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50%以上。

    第二節 環境保護措施

    發揮能源規劃的引領和約束作用??茖W規劃和合理開發能源資源,依據規劃布局能源基礎設施,優化項目實施方案,促進能源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公平開放,不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加強能源產供儲銷各環節的環境保護。強化源頭控制,積極采用先進的清潔生產技術,減少能源生產中的污染物排放。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提升環保水平。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模式,營造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加強能源項目環境監督管理。全面貫徹環境保護、節約能源資源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能源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切實落實建設項目環評水保方案和“三同時”制度,重視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水土保持和環境恢復,加強項目生產運營過程中的環境監測和事故防范。

    實現能源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提前協調能源建設項目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的空間功能區劃,加強對生態敏感區能源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監管。根據能源資源條件、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能源項目建設規模,實現能源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有機統一。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州發展改革委負責本規劃實施的統籌協調,州級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加強政務服務和監督管理,及時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圍繞規劃提出的重要指標、重大項目、重大改革和政策等,按照部門職能職責推進相關工作。

    第二節 強化規劃引領

    加強規劃對能源發展的引領和約束,能源產業布局、重大能源項目建設引領作用。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和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專項規劃銜接,在發展目標、項目布局、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風險防控方面的銜接。

    第三節 加強政策支持

    加強試點示范和政策統籌,完善能源發展相關財政、投資、金融等政策,落實有關稅收支持政策,推動能源安全儲備、能源轉型等重點任務實施。完善用地政策,加強能源重大項目實施保障。按照“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加強空間管控,統籌處理好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與能源開發的關系。堅決落實環境影響評估措施和環境保護“三落實”制度,加強能源開發建設中的環境保護。

    第四節 強化安全生產

    以安全生產管理責任清單制為抓手,全面落實能源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和能源企業主體責任。編制完善能源行業防汛抗旱、暴雨洪澇地災搶險處突、地質災害等應急預案。抓好能源項目安全和質量監督管理,強化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做好新型儲能項目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儲能電站本質安全水平。健全隱患排查和風險等級防控“雙重預防”機制,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安全領域的應用,提升科技對安全生產的支撐水平。

    第五節 完善實施機制

    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監測評估,建立能源規劃實施監管體系,重點監管規范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落實情況,及時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實施閉環管理,確保規劃落實到位。加強短期政策與長期政策的銜接,根據本規劃統籌制定年度實施方案,確定年度工作重點。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引導公眾參與,提高科學管理、民主決策水平。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