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在相關會議活動上致辭,以下為全文:
秦海巖: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參加分布式能源嘉年華的研討會,我們這個研討會已經辦了六年了,我覺得討論分布式能源是非常好的一個主題,也希望我們這個研討會越辦越好,能為我們分布式能源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但是我也非常遺憾,因為疫情的原因不能到現場跟大家做交流。
近些年,以光伏為主的分布式能源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風電來說還是存在著很多的阻礙。大體來講,我覺得影響分布式風電發展有這么幾個問題。
第一,認識問題。很多人,尤其一些政府部門領導認為中東南部沒有土地,沒有地方去搞分散式風電,其實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德國、丹麥至歐洲,風電發展最快的兩個國家,他們的風電裝機量,像德國達到了將近6000萬千瓦,路上它的單位不同面積裝機量達到175千瓦/平方公里。我們國家江蘇、湖南、湖北、河南這樣的地方其實只有20-30千瓦/平方公里,基本上比別人小5-6倍。
所以說我覺得我們中南部風電發展潛力非常大的,為什么這么說?最近國家氣象局對中東南部的風資源進行了詳查,可開發量可以達到33億千瓦。
第二,風電開發也是中南部分散式風電開發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其實風電是最不占用土地資源的一種發電形式,因為風電它的基礎像5兆瓦的機組,基本上只有300-400平米。而且經過我們把機組深埋之后,露出地面的部分只有100平米。我們因為要布置風電有一定的間距,基本上900畝的土地上可以布一臺5兆瓦的風機。那900畝土地上,只占用100平米,其實對農作物的生產產量是一點影響都沒有的。
另外,影響風電發展的是審批的一些程序,到現在為止開發一個兩三臺的分散風電,需要程序跟開發一個100萬的風電沒有什么區別,這樣就造成了時間上的成本,各種輔助的成本,對風電來說就比較高。
第三,關于并網。關于分散式并網的一些要求,現在跟集中式并網很多要求是一樣的,而且也沒有一些簡化手續,這些都是造成分散式發電的一些障礙。最近我們風能協會也在跟相關部門溝通,寫了一些建議,希望在新的形勢下為了完成中東南部的雙碳目標實現,中東南部也必須要加快分散風電的開發,我們提出了要跟鄉村振興結合的一些建議。這樣通過發展風電,不僅可以解決中東南部用能問題,解決中東南部地區雙碳目標的實現,而且還可以跟農村經濟的發展相結合,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我知道今天來參加會議的更多朋友都是搞分散式風電,風是光伏的,我希望大家將來可以多交流,加深對分散風電的了解。希望你們也能加入到分散風電的開發隊伍中來,讓風和光一同為中東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實現我們雙碳目標作出貢獻。
謝謝大家!
(發言實錄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核,僅供參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