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風電 > 國內新聞

    我國風電發展或將進入“倍速”階段

    經濟參考報發布時間:2020-10-26 09:31:17  作者:安娜

      在日前舉行的“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400余家風能企業代表聯合發布《風能北京宣言》,一度帶動風電板塊集體上漲。

      根據我國提出的碳中和目標,這份宣言提出,“十四五”期間,須保證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到2060年,風電裝機至少達到30億千瓦。相比“十三五”時期我國風電的年裝機水平,若宣言提出的目標實現,意味著我國風電發展將進入“倍速”階段。業界提出的這一目標底氣何來?風電產業鏈準備好了嗎?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

      綜合能源、智慧能源成發展方向

      風電作為一種綠色能源,是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方向。經過30年發展,已成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特別是2020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國風電開發依然保持著“穩步擴大”的態勢,裝機規模不斷增長。

      “今年1月至8月,我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總裝機超過2.2億千瓦,穩居全球第一。”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在會上表示。

      與此同時,我國風電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風電投資有力支撐穩投資穩增長,風電布局不斷優化。

      據任育之介紹,今年1月至8月,全國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4.5%;風電利用率達97%,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新增并網風電已完成投資超過800億元。從風電空間布局來看,三北地區新增裝機與中東部和南方地區新增裝機持平,風電布局進一步均衡優化。

      此外,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智能機器人、遠程監控平臺、大數據挖掘診斷等技術,正被廣泛運用在當前的風電產品中,風電運維也正走向“無人值班、少人值守”。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令風電發電效率快速提高,成本不斷下降。

      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張雷告訴記者,目前在三北不少地區,遠景科技集團的風電度電成本已經降到1毛6左右。遠景計劃到2023年,在三北地區將風電、發電側儲能度電成本均降至1毛錢。即以“風電+儲能”模式規避波動性缺陷后的“穩定風電”度電成本降至2毛錢。

      “物聯網和數字孿生技術的推廣應用,是推動風電成本下降的關鍵所在。”遠景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王曉宇對記者表示,遠景的超感知技術讓每一臺風機均可根據特定工況,優化載荷分配。未來,風機壽命將突破目前的20年時限,甚至超越30年,在更長運行生命周期內實現發電效率優化,持續推低度電成本。

      在此次展會上,包括遠景、金風科技、聯合動力等在內的多家風電企業,都發布了最新的智能化風電產品。而就在展會開幕前兩天,國家電投江蘇濱海南H3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順利并網,標志著國內首個數字化、智慧化海上風力發電場進入并網運行階段。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風電正全面挺進平價時代,以智能化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正成為風電降本增效的必選項。

      “風電公司要向綜合能源、智慧能源方向發展,這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保障。”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石定寰說。

      將更大力度推動風電規?;l展

      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目標的提出,讓國內零碳發展從“論述題”走向“數學題”,下一步是確定每個區域、每個時間段的發展目標問題。

      “每個省、每家企業都要依據我國提出的碳中和時間表,制定自己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說。

      事實上,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不少企業有關負責人、業內分析人士都已著手根據我國提出的碳中和時間表,倒算未來10年、40年的可再生能源年電力需求,據此制定下一步發展規劃。

      張雷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到2060年我國電力需求會是目前的三倍以上,預計超過20萬億度電,這些電力將主要由可再生能源發電供應。如果按照2000小時年發電量計算,屆時需要有100億千瓦左右的新能源裝機量。未來40年中,平均每年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要達到2億千瓦以上。

      據記者了解,對于未來40年平均每年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也有業內人士預計約在1億千瓦左右?;诓煌募僭O條件,業內的預測結果差異較大。

      《風能北京宣言》提出,為達到與碳中和目標實現起步銜接的目的,在“十四五”期間,須保證年均風電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于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根據國家能源數據,2019年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僅為2574萬千瓦。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和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分別為2.17億千瓦、2.16億千瓦。

      參照上述數據,若宣言提出的目標實現,意味著我國風電裝機即將進入“倍速”階段,這對于尚處于搶裝潮中的風電產業鏈,無疑又是一大利好。

      以風塔制造為例,“風塔制造存在明顯的規模效應,企業產量提升后成本將快速下降,提升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國信證券分析師王蔚祺說。

      那么,宣言提出的每年5000萬千瓦風電新增裝機目標,是否符合當前風電發展的實際?這關系到這一目標能否最終實現。

      根據這份宣言,全球風能資源技術開發潛力約為當前全球電力需求的40倍,絕大部分資源尚未開發利用,中國已開發風能資源不到蘊藏量的5%。在當前技術水平下,僅三北地區風能資源儲量就超過40億千瓦,通過本地消納與跨區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電力供應;而中東南部風能資源儲量近10億千瓦;并且在未來五年,海上風電有能力實現規?;?、平價化發展。

      換言之,宣言認為,我國巨大的風能儲量可以為未來每年5000萬千瓦裝機提供可靠資源支持。

      “中國風電、光伏技術開發量沒有天花板。”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陽說,到2050年,如果風電裝機25億千瓦、光伏裝機26.7億千瓦,按照全國小時級的風光發電和需求側電力電量互動平衡,不用儲能和需求側響應,僅靠風光就可以提供全國67%的電力電量需求,同時棄風棄光比率不到8%。

      “當前,我們正在組織開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結合應對氣候變化中長期目標,大力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高質量發展。初步考慮,更大力度推動風電規?;l展。”任育之說。

      迎接“倍速”發展 仍存多重挑戰

      風電規?;l展加速,對于業內來說固然值得欣喜,然而挑戰和壓力也不容小覷。

      “作為風電開發商,在新形勢下,我們的開發方式要有所調整。”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濱泉說,未來風光等可再生能源上網比例提高后,電網的消納能力能否同步跟上,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限電交易以及電價競爭加劇,可能會倒逼企業重新審視一些項目的投資價值。

      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總監馬鎖明認為,在新一輪可再生能源發展過程中,各方都要做好規劃,地方政府、相關政府部門,以及企業自身的規劃要與電網規劃做好銜接,避免出現因新能源規劃與電網規劃脫節而導致的高限電率問題。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風電更大規模集中上馬,對風電設備的可靠性以及功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會大大提高,這將對設備供應商提出更高要求。

      “風電經過多年高速發展,在設備故障率等方面,還沒有建立起統一的標準。”張濱泉說。

      據了解,相比火電、水電、電網等,風電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在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方面要落后一些。

      “在迎接下一輪大發展的關鍵期,我們要把過去風電發展的經驗教訓,梳理總結出一些標準,以保證我們未來可持續發展。”馬鎖明建議。

      石定寰認為,風電企業除了滿足國內電力需求以外,也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要提高我國風電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一些基礎原材料、關鍵技術還沒有過關,設計水平、運行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技術創新的工作不能放松。

      對此,任育之表示,國家能源局將更大力度推進風電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大風電主軸承、葉片材料等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補短板”力度,推動構建適應風電大規模發展的產業體系和制造能力。

      在后期運維環節,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陸一川坦言,今年的風電搶裝潮已暴露出我國風電運維服務能力的不足。這一問題,在未來行業加速規?;l展中可能會越來越尖銳。

      “車賣得太多了,4S店的伙計難免不夠用。”他比喻說,在風電大規模發展時期,要增強主機商的服務能力,加強對運維人才的培養,確保運維服務能力與行業發展速度相匹配。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龍源電力海上風電安全監測技術填補行業空白

    近期,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中能公司主編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支撐結構安全監測技術導則》順利通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評審,該標準的出臺填補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支撐結構安全監測領域的空白。
    解決方案2020-10-22
    全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落地揭牌

    全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落地揭牌

    10月20日,國家能源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合資建設的國華投資江蘇東臺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落地揭牌暨深化中法合作儀式在南京舉行。
    行業要聞2020-10-22
    Vineyard海上風電項目可能擱淺,維斯塔斯將失去在美唯一訂單

    Vineyard海上風電項目可能擱淺,維斯塔斯將失去在美唯一訂單

    美國Vineyard海上風電場是美國首個大規模海上風電項目,由歐洲風電巨頭Iberdrola和專業可再生能源投資機構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共同開發,于2018年5月取得開發權。
    海上風電2020-10-22
    全球海上風電行業又一家開發商巨頭誕生

    全球海上風電行業又一家開發商巨頭誕生

    全球海上風電行業又一家開發商巨頭誕生!由葡萄牙電力新能源公司(EDPR)和法國燃氣公司(Engie)成立的合資公司——OW,將作為兩家企業海上風電業務的獨家平臺公司,一舉躋身全球海上風電全球運營商前五名。
    國際新聞2020-10-22

    西門子歌美颯第二季度陸上和海上風力渦輪機訂單方面均領先于維斯

    在經歷了2019年的強勁增長之后,全球風力渦輪機訂單在2020年第二季度下降,但市場發展看起來仍然強勁,尤其是海上風電市場。
    企業信息2020-10-22
    太原重工與Aerodyn公司合作開發的4.XMW系列風電機組項目簽約儀式在京舉行

    太原重工與Aerodyn公司合作開發的4.XMW系列風電機組項目簽約儀式

    10月14日,太原重工與Aerodyn公司合作開發的4.XMW系列風電機組項目簽約儀式在北京新國展太原重工展位隆重舉行
    企業信息2020-10-22

    揚清正廉明之“帆”聚持續發展之“力”

    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風氣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環境,全面激發基層黨支部健康活力,大唐遼寧新能源事業部阜新風電場黨支部結合公司“黨風廉政”教育活動相關要求,組織全體黨員,以“講政治、崇廉潔、促發展、銘使命”為主題,扎實開展黨風廉政專項教育實踐活動
    黨建文化2020-10-22

    國神內蒙古分公司烏拉特風電場組織運維人員對三期67臺箱變低壓側

    國神內蒙古分公司烏拉特風電場組織運維人員對三期67臺箱變低壓側進行特巡工作,旨在進一步提高風電機組發電可靠性,全力保障年末發電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夯實“三基”建設基礎。
    安全生產2020-10-21

    廣東電網公司海上風電服務中心成立

    近日,廣東電網公司海上風電服務中心成立。該中心將成為廣東電網公司一個服務政府和海上風電投資主體的服務窗口和供需撮合平臺。
    省網新聞2020-10-21

    電氣風電稱在手訂單充沛支撐業績增長

    電氣風電近日回復了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涉及依賴進口的主要零部件、勞務外包人員從事的主要工作等問題。
    企業信息2020-10-21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