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河南公司統一安排,近段時間,自己認真研讀了全國干部培訓教材《建設美麗中國》。書中指出,建設美麗中國,關系到人民的福祉、國家的興衰、民族的命運和世界的發展,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對民族振興的擔當,寄托著億萬華夏兒女對未來發展美好愿景的期盼。經過認真學習和深入研讀,我對建設美麗中國的理解更加全面,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強環境保護的緊迫性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下面具體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近期的學習心得:
一、建設美麗中國美好而迫切,需要把握內涵明方向
通過學習,我深刻理解了美是一種追求。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美麗中國”一詞,賦予新的內涵,寓意廣大而深刻。從形式上看,“美麗”一詞大眾化,通俗化,代表了人們的美好愿望?!懊利悺迸c“中國”結合,表達出一種奮斗目標,充分展現了民族精神、中國風采、人民意識。從本質上看,美麗中國代表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包含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其內涵的主要方面有:
一是從生態文明建設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美麗中國”的基本理念。二是從經濟建設看,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美麗中國”的興國之要。三是從社會建設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是“美麗中國”的基本條件。四是從文化建設看,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是“美麗中國”的力量源泉。五是從政治建設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美麗中國”的根本保障。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美麗中國”不只與生態文明有關,還是一個語言形象、內涵豐富的發展新目標,既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與全過程。這種五位一體的做法既是“美麗中國”區別于其他事物的顯著標志,也是建成“美麗中國”的關鍵所在。
二、建設美麗中國復雜而艱巨,需要科學謀劃穩推進
書中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態文明要求,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為實現中國夢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第一,環境保護必須走出新路。書中指出,破壞環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用生態文明的理念來看環境問題,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問題。要從宏觀戰略層面切入,搞好頂層設計,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再生產全過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形成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李克強總理強調,決不能以犧牲結構和環境換速度,在保護生態中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第二,保護生態必須嚴守紅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紅線觀念一定要牢固樹立起來,列入后全黨全國就要一體遵行,決不能逾越。書中指出,要讓透支的資源環境逐步休養生息,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有序實現耕地、河湖休養生息。
第三,環保制度需要逐步健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制度創新,努力從根本上扭轉環境質量惡化趨勢。要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切實做到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抓緊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相關標準,加大執法力度,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要嚴懲重罰。加快環境保護稅立法,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費標準。
第四,突出問題需要認真解決。書中提到,霧霾天氣多發頻發,既是環境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發展下去也必然是重大政治問題。解決環境問題既要邁出更大步伐,也要有耐心定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洞髿馐畻l》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提出明確的落實要求:一要積極調整能源結構;二要大幅提高煤炭清潔利用水平;三要切實落實環境污染防治責任??偫韽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霧霾也非一日之功。一定要讓群眾感到,我們決心大、措施硬,雷聲大、雨點急,只要堅持不懈做下去,一定能收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必須采取穩、準、狠的措施,重拳出擊、重點治污,把環境治理同經濟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發展結合起來,努力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第五,節能減排需要創抓不懈。要加強污染物減排,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斷改善環境質量。要繼續推進“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工業、建筑、交通和公共機構節能,實施節能、循環經濟、環境治理三大類重點工程,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國有企業要帶頭保護環境、承擔社會責任。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注重運用價格機制和市場辦法推進節能減排。張高麗副總理指出,節能減排是硬任務、硬指標,必須切實完成,把能效提上去,把排污總量降下來。
第六,違規事件需要嚴肅問責。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是終身追究。要完善政績考核評價指標,不搞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排名。
三、建設美麗中國任重而道遠,需要真抓實干出成效
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發展路線,作為基礎能源的電力企業理應承擔更多責任,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要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環境,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諧發展。要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電力發展道路。在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和協調性,大幅降低對自然資源的污染和破壞,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能力;在電力生產過程中,要更加注重節能減排工作,不斷解決電力需求與一次能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做好減排實時監測,確保脫硫脫硝等設施穩定、達標運行。
要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發展傳統能源,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實現清潔高效發展。在傳統能源的利用上,要繼續推動電力落后產能的合理淘汰,關停淘汰小火電機組,加快建設一批高效、清潔的大機組項目;在清潔能源的開發上,要進一步加快水電作為主力清潔能源的發展步伐,科學、安全、高效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開發,不斷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努力提高清潔能源在整個能源格局中的比例。
要繼續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降低資源消耗強度。在自然資源利用上,要推動利用方式根本轉變,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不斷強化節能降耗工作;在電力能源的利用上,要加強電力調度,優化調度方式,盡可能減少棄電、棄水、棄風,要加強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全力支持清潔能源合理開發利用,解決好新能源發電消納問題。
建設美麗中國,不僅是一個新的重大歷史課題,也是一個生動而豐富的實踐課題。要增強科學發展的自覺意識,提高建設美麗中國的本領,堅定創新發展信念,在推動企業打造“綠色國電”、建設美麗中國的實踐中努力探索,不斷進步。(滎陽公司顏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