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通訊員劉麗、聶冬梅) “2號斗輪機懸臂皮帶磨損嚴重,斗輪機運行存在隱患。請及時處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亂了陜煤石電公司燃運檢修班原有的平靜。
“2號斗輪機承擔著機組輸送‘口糧’的重要職責,現在是兩臺30萬發電機組負荷高峰期,一定要抓緊時間處理好斗輪機懸臂皮帶磨損缺陷,絕不能影響機組帶負荷!”剛剛接到燃運運行值班電話的燃檢班班長孫黃華立即忙碌起來,召集班組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一起查看設備狀況。
到達2號斗輪機現場,孫黃華詳細了解了情況,認真查看懸臂皮帶更換現場作業環境和起吊位置。為了加快消缺工作,工作負責人鄭勇波立即組織開展了開工前“三講一落實”,詳細進行了安全技術交底,從起吊作業、高空作業、機械傷害等方面交代了工作中的作業風險點和注意事項,確保此次消缺工作安全高效開展。
各項安全措施準確執行到位后,燃檢工作人員兵分幾路,作業組長彭建帶領人員前往工具房準備手拉葫蘆、鋼絲繩、硫化機架、硫化水壓板、皮帶等工器具,運送到現場。鄭勇波、張可、曾成等則負責在現場進行皮帶更換的前期工作,燃檢專業主任與安環部安全員全程監督,確保工作安全和進度……大家齊心協力、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各項工作。
早春的風,帶著絲絲寒意,伴隨著細細春雨,讓人倍感寒冷,但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搶修任務的強烈責任感,讓現場每一個燃運檢修人員忘卻了寒冷。斗輪機懸臂皮帶定位、新皮帶轉運、硫化機設備吊裝……每一項工作都是耗費體力的“大工程”。為了搶抓時間,在三天的搶修工作中,燃運檢修人員在崗位上就餐,中午和晚上也顧不上休息,加班加點投入到搶修攻堅戰中,不敢有絲毫懈怠。
“1、2、3,往這邊一點,對準啦。”在手拉葫蘆起吊皮帶過程中,燃檢人員小心謹慎,將配重一點點送到位,防止配重因張緊力的作用垮臺、失去平衡、掉落,從而發生意外傷害。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協力,齊聲吶喊,拼盡全力完成了75米新皮帶新卷鋪設,12塊重達100斤的硫化機架及重達200斤的硫化水壓板也順利安裝到位。大家顧不上手臂的酸痛,也顧不上被雨水和汗水浸濕的衣襟,馬不停蹄轉入到下一道工序中。
更換皮帶中重要的一環是將新皮帶接口硫化對接,燃運檢修人員張可、曾成等放棄周末休息,冒雨戰斗在斗輪機上,憑著嫻熟的刀工“穩、準、快”,對皮帶接頭臺階一層層進行剝除,現場作業人員不畏春寒料峭,斗志昂然,做好接頭制作、打磨、清洗、烘干等精細工作,將皮帶中心對正,涂膠后安裝硫化機對皮帶接頭加熱、加壓、恒溫、恒壓進行硫化。所有人緊密配合,全力以赴將一道道工序有條不條地進行著,經過數小時的緊張工作如期完成了懸臂皮帶的硫化對接工作。
當前正值該公司兩臺機組大負荷運行,多耽誤一天,對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就會多幾分影響。通過齊心協力奮戰72小時,該公司燃運檢修人員第一時間完成了斗輪機懸臂皮帶的更換,沒有影響燃料接卸和機組出力,也為后續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奠定了堅實的設備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