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撫州發電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要求,在江西區域的光伏棋盤上從容布局落子。一年3萬余公里的奔波,大唐撫電“新能源人”用腳丈量出新能源在撫發展的事業線。
“板下經濟”賦能鄉村振興
“這幾年,蜜橘賣不上價,幾十畝地果園,賣出去的錢還不夠請人摘橘子的人工費,現在大唐搞光伏,不僅給租金,還給我們請了農業的專家,指導我們在光伏板下種植喜陰的經濟農作物,我們周圍這幾個村的村民都開心得很。”撫州市南豐縣的村民高興地說。為了打通新能源發展“最后一公里”,撫州發電公司積極探索“板下經濟”新路徑,深化光伏+農業模式研究,邀請農科院專家組及村民代表召開現場推介會,推動光伏+鄉村振興有機融合。
“我們不僅要建成優質高效的光伏發電項目,更要將農光互補有機融合,實現以工帶農、以工促農、以工哺農。”該公司副總經理許云輝說道。
“下一步,我們將成立課題小組,專題開展‘專業化搭建、平臺化運營、行業化互補、項目化扶持’的項目模型研究,構建光伏+農業+科技+物流+鄉村振興發展的全產業鏈,爭當現代產業鏈鏈長。”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成篤定地說道。
跑項目 靠的就是腿勤
2022年,撫州發電公司規劃的新能源項目入庫,需要取得地方政府自然資源、林業、環保等6個部門項目選址的支持性意見。尤以自然資源局審核最為嚴格,占用的土地必須同時滿足多項基本條件。規劃的項目多、用地范圍大,他們白天到山林野地踏勘,晚上上電腦制作用地紅線圖,加班到凌晨兩三點是家常便飯,有時候怕回家打擾家人,直接就在辦公室瞇上幾個小時。一次審核不過關,又要重新勘探重新報審,經過反復多輪校核,終于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相關材料編制并按期上報,項目納規初戰告捷。
“跑項目,靠的就是腿勤。那片灌木叢里來回踏勘了五六次,導航系統都沒有我熟,他們現在都管我叫活地圖。”發展部主任助理彭光華說道。
“天一熱,叢林里蟲子特別多,咬得滿身包,常年不見人影的蚊子難得碰到這么豐盛的午餐,可不是要飽餐一頓。”發展部常展笑著說道。
重拾信心再次前行
“跑屋頂光伏的第一天,我一共打了100多通電話,充電寶用完兩個,被拒絕了90多次,但是只要聽到對方有一點興趣,我們就立刻驅車跑到人家辦公室進行面對面洽談。最后,我們成功簽訂一個合同。”發展部主任助理羅鑫說道。90后的他之前在化學專業榮獲全國電力領軍人物,現在的他在新能源領域“從零開始”,再次挑戰他的另一個職業高峰。通過走訪工業園區157家企業,實地勘察485棟建筑,最終簽訂了4份合作意向書,面積約5.5萬平方米。千磨萬擊,百煉成鋼。該公司不斷調整開發戰略,通過加強開發區屋頂資源的分析論證,實施“一縣一策、一園一策”開發方案,取得了分布式光伏項目整縣開發撫州唯一試點縣的開發權。
2022年是撫州發電公司由單一火電企業向綜合電力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年,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大唐撫電“新能源人”將用好“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成果,在推動“二次創業”走深走實的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展現新作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