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環??萍佳芯吭?院長、黨委副書記 白玉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深刻闡釋了偉大的建黨精神,總結提出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九個必須”歷史經驗和重要要求,向全體黨員發出了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的偉大號召。大唐環??萍佳芯吭?簡稱“研究院”)作為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專業技術單位,強化黨的建設,用百年黨史和建黨精神引領、激發科研人員干事創業的澎湃激情,打造強大的技術團隊,建設高效科技創新孵化平臺,在“二次創業”新征程中堅守初心、不懈努力,展現科技創新的蓬勃生機。
一、筑牢紅色堡壘,激發創新熱情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中央企業的首要擔當。研究院黨委一如既往地加強政治學習,強化黨的領導,及時學習黨中央對能源環保行業指示批示,積極響應國家對科技創新方向的引領,發揮承上啟下的引導作用。
今年以來,研究院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在傳統煙氣治理技術基礎上,成立七項科技創新專項工作組,立足國家對能源的要求,結合大唐環境二次創業發展需求,分為“碳達峰”“碳中和”、廢水零排放、污泥干化摻燒、風電太陽能、綜合智慧能源、特許經營節能降耗和石膏綜合利用等七個研發方向,引領科技創新工作的有序開展。針對科研管理,研究院對公司多項科研管理制度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優化流程提升效率,為大唐環境專業化運營和管理提供全面技術支持。
研究院的黨員隊伍碩士以上人員占比56%,是一支年輕、高學歷、高素質的隊伍。結合隊伍情況,研究院黨委組織青年黨員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進一步堅持守正創新。組織“賡續精神血脈,譜寫二次華章”青年座談會,觀影《百煉成鋼》百集微紀錄片,組織“紅色記憶,信仰傳承”大唐故事會宣講,開展“學史增信,緬懷先烈”紅色清明祭掃等活動,號召青年黨員深刻感受“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學習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九個必須”歷史經驗和重要要求,進一步激發和鼓舞科研青年勇于探索、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二、打造創新平臺,孵化領軍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的最優先位置,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機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人才是創新活動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研究院黨委高度重視科研人才培養,建設一支高水平、高技能、高產能的科研隊伍,是研究院黨委孜孜以求的追求。院黨委精心策劃,成立了一批以博士為主的研發團隊,創建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大唐集團環境工程技術中心和張家口環保實驗基地等多個創新平臺。依托這些平臺,研發團隊與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多所研究機構的資深學者開展了深度合作,在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依托工程技術中心和實驗基地廣泛開展實驗研究,培養了一批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的創新人才。成立職工創新工作室,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技術革新交流平臺;大力培育和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工藝升級、科技研發等創新工作,持續激發青年人才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在職工創新工作室開展技術與科研創新經驗交流分享會,讓科技青年走上講臺,展示才華,碰撞思想,交流分享新技術、新經驗,推動大批青年優秀人才組團成長,共創輝煌。
青年人才在智慧的交流與分享中快速成長,在創新工作室的培育下脫穎而出。研究院先后涌現出中央企業勞動模范、中國電力優秀青年工程師、中國電力優秀青年人才、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等科研方向的“領頭羊”,帶領研究院科技創新工作邁向更高舞臺。
三、把握時代脈搏,孕育創新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研究院黨委鼓勵科研人員在危機中嚴守初心,在產業行業變革之時戒驕戒躁潛心修行,努力當好公司科技創新排頭兵。
正所謂“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研究院黨委號召黨員干部帶頭,先后前往北京昌平、武漢、浙江等地就燃煤電廠協同處置市政污泥、市政污水處理、精細化脫硝噴氨優化等技術開展技術調研,為大唐環境科技事業開新局奠定良好基礎。組織“大唐環境發展專題研討會”“環境大講堂”“知網期刊庫使用培訓”等培訓,助力科研人員掌握發展新方向,挖掘行業發展新業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院黨委將進一步完善黨建體系建設,全面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繼續做好黨史學習教育,按照黨建工作要求將工作落實到位,把思想行動統一到大唐環境公司戰略目標上來。不斷促進黨建與業務結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科技環保企業貢獻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