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福建縣域經濟領頭羊,號稱“全國百強縣”“福建第一縣” “中國品牌之都”。習近平總書記總結的“晉江經驗”從這里走向全省,走向全國。“晉江經驗”最為鮮明的特色,就是緊緊咬住實體經濟發展不放松,經濟總量居全國可比212個地級市前五名。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晉江熱電公司作為地方應急電源上馬,是晉江市安東工業園區的第一家入園企業。晉江熱電一期工程2×5萬千瓦抽凝機組于2004年10月開工建設,兩臺機組分別于2006年3月和8月投入商業運行。是福建省政府列為重點工程之一,是晉江市唯一一家“集中供熱、熱電聯產”的基礎配套項目。
“晉江藍”增強“幸福感”
9月28日,據晉江市生態環境局數據顯示,今日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范圍為PM2.5,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對健康沒有危害。
“空氣指數?”在許多人心里,這個問題關系到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對現實生活情況的關注。也正因為晉江的藍天碧水,之所以“晉江”已成了“本地人留戀、外地人向往、值得托付終身”的城市。
為保護碧水藍天,該公司積極踐行央企的社會責任,始終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生態文明中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程度釋放熱電聯產作用,早在2017年,就建設管網總長60公里長輸熱網工程,實現了晉江熱電由安東工業園區向“四鎮四園”的供熱布局,取締了晉江市301臺燃煤分散小鍋爐和煙囪,改變了過去“煙囪林立”的歷史情況。供熱覆蓋面積324平方公里,累計為145家企業提供1221萬噸高品質蒸汽。
該公司在清潔能源發展上,積極想措施、找出路,加快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踐行央企社會責任。
“為滿足日益提高的環保要求,2016年,該公司已對2臺爐進行脫硫脫硝技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可穩定控制在100毫克/標方以內,切實有效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入爐煤灰份由原來19%下降到10%。有效促進了地方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充分彰顯了央企的社會責任,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該公司環保主管莊榮駿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地說道。
此外,2018年,該公司還對2號抽凝機組改造為背壓式供熱機組,改造后的機組供熱能力提高了,機組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也得到提升,降低了單位能耗,降低生產成本,也滿足了熱負荷快速增長的需求。供電煤耗由改造前的310克/千瓦時降到240克/千瓦時以下。
“小機組”追逐“大夢想”
“要著力實現六個突破:黨建工作有突破,發展質量有突破,效益水平有突破,關鍵指標有突破,創新管理有突破,員工發展有突破,以“六個突破”貫通集團公司“七個一流”重點要求,確保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創建部署在區域落實落細”。2020年工作會福建公司黨委書記李達彪再次提出工作“新路子”。
該公司認真貫徹集團公司“1357”和福建公司“126”總體發展方略,并提出公司“1146”工作思路,確定了年度四大項重點工作任務,作為破解企業發展質量的難題、厚植發展質量優勢的關鍵所在。發展質量有突破這盤棋該如何落子?該公司領導班子紛紛謀篇布局,迎接發展質量新的契機。
“只有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質量之路,通過實施供熱擴能降耗改造,降低單位能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益才能適應未來市場嚴酷挑戰,最終實現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該公司黨委書記在年度會議上語氣堅定地說道。
近年來,隨著晉江市經濟迅速發展,為滿足熱用戶需求持續增長,且環保、供熱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晉電人不安于現狀,通過主動自我加壓,再次投入5.5億元,準備實施供熱擴能降耗項目。
企業高質量發展,在于關鍵指標要有突破。目前,該公司排放指標都是在正常范圍內,但晉江熱電仍然不滿足現狀,堅持高標準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爭當節能減排、走可持續綠色發展道路的排頭兵。通過實施供熱擴能降耗技改,改造后機組能耗指標可以達到天然氣排放標準,可以說能與天然氣相為媲美,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煙塵排放小于10毫克/標方、SO2排放小于35毫克/標方,實現了超低排放標準。
“相對于分散供熱鍋爐,集中供熱鍋爐熱效率高且產生的煙氣經集中處理后,污染物的排放量大為降低,同時可節約大量煤炭資源。采用集中供熱,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及社會效益,為晉江市節能減排和大氣環境保護做出較大貢獻。”負責供熱擴能降耗項目林鋮煒說道。
據悉,該公司擴建熱電機組預計于2022年年底投產,在滿足熱負荷要求的前提下,還能滿足區域約50MW的電負荷需求。
“有溫度”跑出“加速度”
經濟效益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近年來,該公司始終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改變過去以發電為主的經營模式,著力搭建熱、電兩條“生命線”,樹立“因熱而生 因熱而興”發展思路,不遺余力地開拓供熱市場,不遺余力地開拓供熱市場,為企業“綠色”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售熱量實現年供183萬吉焦到621萬吉焦的快速增長,熱用戶從45家拓展到145家,連續8年超額完成年度供熱目標任務。”計劃經營部負責人陳紹鵬介紹了該公司歷年來售熱量情況,一串串數據清晰呈現出該公司供熱發展的“加速度”。
數字無聲,卻是一家企業用心鑄就發展的最直觀的見證。
在全國火電設備利用率逐年下降、年平均利用不足4000小時的大背景下,300天,7200小時的超高利用率,對絕大多數電廠而言,無疑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數字,但對晉江熱電廠而言,似乎再尋常不過——這已是該廠自2013年以來連續第七年機組利用小時數超過7200小時,亦連續多年位列福建省統調機組第一名。截至2020年9月25日,機組安全運行已超過3650天,機組長周期穩定運行。
生產經營工作頻頻發力、屢創新高,熱力市場開拓成效顯著。是什么“秘笈”使“晉江電廠2臺5萬千瓦的小機組,在我國發電行業中體量微小,但在晉江當地,這2臺小機組卻有大作為,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巨大的能量?
晉江熱電為打好供熱品牌,該公司堅持筑巢引鳳,堅持熱網建設先行,采取“落戶一家、對接一家、供汽一家”的策略,千方百計滿足晉江企業集中供熱的需求,并以“心服務 新作為”作為供熱品牌,通過不定期走訪熱用戶,為熱用戶免費提供節能減排診斷、峰谷優惠電價咨詢等服務,增進熱用戶對企業的信任與支持,樹立供熱品牌良好的形象。
“晉江熱電公司作為國家能源集團福建公司裝機容量最小的電廠,自2013年以來連續6年保持盈利,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貢獻占比高,盈利能力強,晉江熱電發揮了個‘小’作用‘大’、 廠‘小’貢獻‘大’,‘兩小兩大’鮮明特色。”這是福建公司黨委書記李達彪2019年重組后首次到該公司調研作出的評價。
2019年5月,雙方完成《鳳竹項目中壓對接蒸汽管道下地建設》協議書的簽訂,這意味著鳳竹集團將成為晉江熱電朋友圈的新成員。這對晉電公司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里程碑,該項目預計年用汽量達到57萬噸,每年可為企業創效約200余萬元。按照園區規劃,未來還會有其它大型用熱企業往安東園搬遷,熱負荷將快速增長。
集中供熱好不好,用戶最有發言權。“自從接用晉江熱電蒸汽后,我不僅減少了投資成本,還不用再擔心污染排放的苦惱了。”金冠食品負責人感慨地說道。
在東石井林工業區農家親食品公司生產車間里,從晉江熱電輸送過來的蒸汽被用作原料,成為蒸煮食物的“好幫手”。“以前用小鍋爐燒煤,既不安全,還麻煩,既占地方,還要雇傭鍋爐工人,煤渣粉塵還漫天飛,不堪其擾?,F在只要一打開蒸汽管道開關,立馬就能用,不僅衛生,空氣也好了,更重要的是再也不怕環保部門檢查了。”這是2015年5月“告別”燃煤鍋爐,用上蒸汽后,農家親食品公司負責人周先生最大的感觸。
發展清潔能源,踐行綠色發展。晉江熱電在為自身贏得可持續發展空間的同時,實現了地方、社會、服務企業“三贏”,以優異的成績為祖國71歲生日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