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固根基 設備治理見真章
該公司全面貫徹“大安全”理念,將本質安全建設作為提質增效的前提保障,制定《“降缺陷、降非停、創金牌”行動方案》,結合難點痛點問題,從提高運行管理能力、設備可靠性、人員培訓、專業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深入分析研究提高本質安全水平的具體措施,開展“每周一專題”隱患排查、“防人身”主題座談、推進“本質安全班組”建設、落實安全生產吹哨人機制等專項行動,壓實安全生產責任“最后一公里”。
強化設備管理,深度開展現場文明生產提升、設備治理攻堅和機組自主等級檢修,節約檢修費用近千萬元。多輪次開展現場攻堅治理,完成了給煤機平臺治理、撈渣船加固防腐、廢棄管道拆除、現場保溫治理等專項工作,利用機組等級檢修完成7號機組DCS系統、4號機組DEH系統、斗輪機遠程控制、4號和7號發變組保護裝置等改造工作,全面加強了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和經濟性。
精益管理創效益 成本壓降出實招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該公司深入研判內外部形勢,提升精益管理水平,打出一套降本增效的“組合拳”。
強化運行管理,精準調控發電節奏,將兩個細則作為創效的“關鍵點”,通過落實“峰段搶發、谷段深調”的發電策略,實現“兩個細則”收益同比增加129.2%,創歷史新高;“一機一策”制定機組容量電價測試方案,及時掌握電網平衡情況,合理調整煤質與機組運行策略,上半年全額獲取容量電費;以“對標先進、持續提升”為目標,完善運行管理體系和小指標考核管理細則,不斷提升機組運行能效水平,6號機組榮獲中電聯2024年度能效對標4A機組稱號。
強化燃料管理,持續優化燃料采購策略,入廠標單同比下降211.35元/噸。通過提高發運熱值、優化物流方案、壓降運費、探索量價互保模式等,提升長協煤的兌現率與價格競爭力,充分發揮了“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依托卸煤溝項目投運優勢,拓寬以運河為運輸通道的市場煤尋源半徑,精準研判市場形勢、敏銳捕捉窗口期,在迎峰度夏關鍵期到來前,鎖定6萬噸低價水運煤資源,為能源保供備足優質“口糧”;優化燃煤接卸,精準管控“接車匹配、采集煤樣、翻車卸煤、空車出廠”全流程,優化上煤調度計劃,鐵路延占費用同比減少42萬元;優化配煤摻燒,上半年經濟煤種摻配比例達62.34%,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
能源轉型加速度 項目發展開新局
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同時,該公司全面盤活資源要素,轉型發展按下“快進鍵”。大唐邱集漁光互補發電項目作為該公司首個集中式新能源項目,克服資金難、租賃難、施工難、協調難等各種考驗,在節點前順利實現全容量并網,年發電量可達3843.23萬千瓦時,可減排二氧化碳3.11萬噸,實現清潔能源生產與生態治理的深度融合。
深刻把握能源市場改革形勢,搶抓機遇,推動廠區二期光伏項目申請立項。受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影響,廠區二期光伏上網電價存在不確定因素,該公司深入分析蘇北地區限電情況,借鑒廠區一期光伏成功經驗,編制廠區二期光伏項目限電說明,根據分布式項目最低收益率倒推執行電價情況,分析項目電價抗風險能力,獲得上級公司認可。
精抓細管,全面提升供熱利潤空間。為守住現有供熱市場,首創“先購后售”經營模式,成功與屬地公司達成采購其蒸汽并二次轉供合作,進一步擴大供熱效益;緊盯熱用戶生產情況,及時抓住用汽量增加契機,提升供汽量;積極拓展新用戶,成功與多家單位達成供用熱合作意向,預計年底可接入一家企業,穩步推進用戶培養,形成梯次化用戶儲備,實現“存量+增量”雙線突破。
黨建引領強動能 深度融合顯成果
該公司聚焦“理論補鈣+實務賦能”雙提升目標,堅持學查改一體推進,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組織各支部做好問題集中整改和掛牌銷號,引導廣大黨員錘煉黨性、提高覺悟,將作風建設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瞄準“3A”目標,確定“黨建引領+設備治理提升”等9個重點攻堅項目,成立黨員突擊隊和黨員先鋒示范崗,引領廣大黨員在機組等級檢修、技術改造、能源保供等重點項目中主動作為、爭當表率,讓“哪里有困難,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不只是口號,促進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圍繞黨務工作重難點和黨務工作者的履職薄弱點,開展基層黨務培訓,破解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本領恐慌”;組織開展“賡續紅色精神 淬煉卓越擔當”“紅色探訪踐初心 凝心聚力擔使命”“礪劍強作風 護航穩生產”等主題黨日活動,以多維度紅色教育筑牢思想根基,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