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
走進國能(福州)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州公司”),除感受到日漸升高的氣溫外,更有一股干事創業、蓬勃發展的“熱度”,這股“熱度”源于改革創新的深度和力度。
發展路上,惟改革創新者勝。
如果對近幾年工作進行盤點的話,與萬華化學合作簽署戰略協議無疑是福州公司最大的新聞事件。這次混合所有制改革,讓福州公司在通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路上拿到了一張“王牌”,為增強企業競爭力、提升盈利水平提供了可靠支撐。
為何“改”
福州公司成立于2004年,它的發展歷程可以用兩次“改”來概括。
2007年7月、10月,福州公司一期項目2×600MW等級超臨界純凝機組陸續投產。為積極響應國家產業升級政策,投產以來,福州公司緊盯江陰港城經濟區潛在的巨大的熱力市場,對機組分步進行技術改造,將原來純凝機組改造成對外供熱機組。2009年7月,福州公司供熱項目被確定為江陰經濟區集中供熱熱源點,并在2010年9月完成供熱技改,正式實現對外供熱。
“2012年以來,面對福建省內水電和核電機組的雙重擠壓,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分一杯羹,做大熱力市場、做活熱力營銷顯得極為重要。”據供熱發展部主任尚磊介紹,對外供熱后,福州公司緊跟江陰經濟園區規劃及用熱企業實際投產進度,持續對機組進行供熱改造,不斷完善熱網建設,2018年4月,實現中壓200噸/小時的供熱能力,2018年6月,完成高壓供熱改造及高壓熱網建設并開始高壓對外供熱。
這是福州公司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改”。
然而隨著經濟區供熱需求的不斷增長,福州公司一期項目單機運行時供熱安全可靠性不足、未來供熱能力不夠的短板逐漸顯露。此時,擴建二期項目,提高對外供熱能力及穩定性、提高市場競爭力,成為福州公司拓寬轉型發展之路的“金鑰匙”。2012年12月,福州公司二期項目獲得福建省發改委“小路條”;2014年11月,通過可研審查;2015年 7月,二期項目成功列入福建省2015年火電建設規劃。
眼看著局勢愈發明朗,突如其來的政策改變讓二期項目又陷入困境。2016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我國煤電有序發展的通知》,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相應制定了煤電項目“三個一批”實施方案,對煤電項目進行了分類梳理,除了關系民生的熱電項目以外,取消、緩核和緩建多個煤電項目。
“公司二期項目雖已列入福建省2015年建設規劃,核準各類支持性文件均已取得,但受‘三個一批’影響被列為緩核項目,二期項目進入了等待期。”尚磊坦言,“企業發展的新路徑到底在哪里”成為那時候福州公司亟待解決的課題。
如何破解發展痛點?福州公司積極尋求出路,第二次選擇了“改”。就這樣,借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東風”,一場鳳凰涅槃式的改革真正開始了。
如何“改”
“公司和萬華化學簽約與集團公司的戰略規劃是分不開的。”混改小組成員王偉在講述這次改革時做了如此的開場白。
2019年,集團公司下發《關于開展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福建公司積極穩妥推進混改試點工作。福州公司也以此次混改為契機,從關乎企業未來生存發展的高度,深入分析企業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尋找協同能力強、發展理念一致的戰略投資者,力求以“變”謀求轉型發展,實現協同、聚合、提升效應。
2020年3月,萬華化學與福建省福清市政府、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了三方投資協議,計劃在福州公司所在的福清江陰園區建設萬華產業園,打造化工產業集群。在獲悉這一訊息后,福州公司第一時間聯系了萬華化學,以向其提供電、熱、水、氣等綜合能源供應,成為其產業鏈的一環,打動萬華化學與福州公司建立互信互贏的長期合作關系。
為什么選擇萬華化學作為“聯姻”對象,王偉用“全球最具競爭力、全球產業鏈最完整、國際一流”來形容這家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但是這次混改并不省心。第一次見面我們滿懷熱情和期待,但萬華集團則持有保守態度,在留下‘回去研究一下’六個字后就沒有了下文,且這一等就是2個多月時間。”
“開始我們還覺得萬華集團反應比較慢,后來發現不是,他們回去后非常認真地研究了兩個事情:一是研究了福清江陰經濟園區建設情況;二是研究了我們公司。”王偉坦言,“第二次見面很快來了,而這次見面萬華帶來了厚厚的一摞資料,談怎么干。萬華這個動作讓我們很吃驚,這次談,我們再次提出了‘如萬華項目落地江陰經濟區東部片區,則利用廠區相鄰的優勢開展除鹽水、空分氣體、蒸汽等合作’的建議,他們同意了。我們提出‘專業人做專業事’的管理理念,他們說這是對的。”
有了第二次見面初步談成的條件,福州公司迅速成立股權轉讓談判機構,建立以情況通報、市場調研、事宜談判、措施制定為主,以法律管理、綜合協調、資產評估、生產技術、審計監督等為重點的工作小組,與萬華化學全面開展戰略合作談判。
在回憶整個談判過程時,王偉表示,因為沒有可借鑒的案例,所以每走一步都十分的謹慎,交易的達成則更像是跨障礙賽跑,遠比短跑要困難得多。
談判因雙方存在較大分歧而多次陷入僵局,一期股權轉讓資產評估初步結果溢價及《股權轉讓協議》中熱價定價體系成為雙方僵持不下的焦點問題。為破解合作過程中的難題,雙方開展了較長時間的商談拉鋸戰。
“萬華化學做的不是一筆生意,而是一個事業。這次談判歷時之長,難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福州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蘭慶華表示,這次談判,福州公司拿出了當年一期機組拓荒基建時的決心和意志。
從2019年8月雙方成立項目組,正式開啟股權轉讓談判;到2020年5月雙方就電、熱、水、氣等能源服務、合力推動二期項目建設、建設綜合能源應用示范基地等方面達成意見,確立了以股權轉讓的方式開展混改工作,并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協議;再到2020年11月福建公司與萬華高層就一期股權轉讓和合作推進二期項目談判中的難點再次交換意見,前前后后歷時2年之久,這個談判走走停停,中間停滯了4次,談判異常的激烈,有時甚至都抱著放棄合作的決心,到了2021年8月,雙方秉持“1+1>2”的合作目標正式簽訂協議。
最終結果圓滿。
“改”帶來的變化
一子落,滿盤活。
這次成功“牽手”,不僅為萬華化學在福建產能擴張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萬華化學的用熱、用電需求為福州公司二期熱電聯產項目核準提供了關鍵的電熱指標支撐,福州公司也由此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機遇。雖然談判之路走得很辛苦,但最終也帶來了雙贏的局面。
“混”是手段,“改”是目的。“引入民營資本搞混改,重要的是引入外部力量拓寬公司轉型發展之路,促進企業活力的迸發。”福州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春輝說。“要進一步‘緊’起來,進一步‘快’起來。”福州公司領導班子一致認為推進二期項目時間不等人。
時不我待,刻不容緩。在與萬華化學簽訂合作協議后,福州公司發揮優勢資源,迅速行動,緊鑼密鼓聯合開展江陰經濟區供熱兩個規劃的修編、開展二期熱電聯產項目前期工作。
“取得江陰港城經濟區兩個熱規劃批復是推動二期工程可研、環評等所有前期工作的前提。”據福州公司二期項目組成員朱克紅介紹,為有效推進二期項目,福州公司步步搶“先”機,與福建省發改委、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福州市政府、福清市政府、江陰經濟區管委會等政府部門多方走訪溝通。為保證評審報告在短時間內取得省發改委批復,福州公司從嚴把關評審報批稿,協助配合編制單位及時完成評審意見梳理,大大節省了報批稿編制時間。同時安排專人跟蹤評審中心編制完成評估報告,確保每個環節無遺漏,每個細節無差錯。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2021年10月,福州公司二期工程列入福建省“十四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2021年11月,助推江陰港城經濟區“兩個熱規劃”順利通過評審;2021年12月,園區“兩個熱規劃”獲得省發改委批復,批復中明確福州公司已建一期和規劃建設二期為江陰港城經濟區集中供熱熱源點;同月,福州公司二期項目可研審查會順利通過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審查;2022年3月,二期項目核準申請通過福建省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審查;2022年5月6日,取得福建省發改委核準批復……
“敢于思想破冰,二期項目才取得如此大的突破,這說明公司的改革奏效了,說明“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真正發生了‘化學反應’!”說到福州公司未來發展,黨委書記、董事長郝云志信心滿滿。據他透露,二期熱電聯產項目推動建成后,不僅有利于福州公司提高供熱安全和能力,進一步提高電、熱、水、氣等能源服務水平,成為江陰經濟區化工物工鏈、萬華產業園產業鏈的一環。而且隨著規?;娘@現,福州公司未來增利空間將逐步擴大,助力國家能源集團在閩產業發展,為國家能源集團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示范企業添磚加瓦。
改革風勁起,發展春潮急。改革激發出干部職工踔厲奮發的內生動力,蓄勢賦能向未來,福州公司將在建設集團綜合能源應用示范基地高質量新征程中篤行不怠、闊步前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