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能源安全 加快綠色轉型
中國華電以深層次改革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江毅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電”)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抓手,大力推進功能使命類改革任務,持續鞏固深化體制機制類改革任務,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2023年公司超額完成“一利五率”考核目標,利潤總額、凈利潤同比均實現大幅增長,經營、發展績效創出歷史新高。
一、大力推進功能性改革,更好履行新時代新征程央企新使命
推動國有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鮮明導向。中國華電圍繞國之所需,把充分發揮戰略功能價值放在優先位置,突出重點、綜合施策、全面發力。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形態。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的電力支撐,國有能源電力企業責無旁貸,中國華電以“奉獻清潔能源、創造美好生活”為使命,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不斷提升清潔化、低碳化水平。一是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強化“5318”戰略目標引領,把水風光電作為“十四五”發展的最強增量,大力推進西北沙戈荒、西南水風光、沿海海上風電、東中部集中式和分布式、東北“新能源+”等基地化、集群化開發建設,構建形成“3+N”風光電空間布局,2023年公司總裝機容量突破2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51.4%。二是加快發展戰新產業。準確把握能源電力創新變革的方向和市場前景,培育壯大氫能、儲能、碳交易、虛擬電廠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注重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打造“華電生態圈”,成功打通綠氫“制-儲-運-用”全產業鏈,形成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2023年公司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39億元,營收占比持續提升。三是強化數智技術賦能。深入實施“數字華電”戰略,成立數字化中心,構建數字化三級管控模式,推動大數據、區塊鏈、5G、人工智能AI+等數智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積極拓展數字電廠、數字新能源、數字流域、智慧礦山等場景應用,新能源智慧生產管理平臺、綜合能源網上服務大廳等上線運行,推進煤機“三改聯動”,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引擎。國有企業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發揮國家隊作用,中國華電堅持“四個面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一是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加強科技發展趨勢和戰略規劃,在決策、管理、支撐、布局和隊伍等方面構建“寶塔型”科技創新體系,成立科技創新委員會,分類設置電力生產、電力建設、煤炭、研發及數字化等四個科技委專題會,建立重大研發項目“儲備、立項、實施、驗收”四個清單策劃管控機制,出臺科技創新能力專項提升行動方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二是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立足國家所需、兩鏈所困、產業所趨,集聚優勢資源力量強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編制涵蓋146項課題的寶塔型科技創新方向布局課題清單,推進培育“新型電力工控系統”“燃氣輪機”“氫能”“水能”等原創技術策源地。堅持攻出來和用起來相結合,建立“三首”采購綠色通道,2023年我國首臺全國產化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投入商業運行。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創新,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創新主體深度合作,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水圈科學與水利工程”等全國重點實驗室華電分室。三是培育一流科技人才。立足急需緊缺專業,探索項目合作、技術咨詢等“互兼互聘”的柔性引才方式,與9所高校共同招收工程碩博士72人,涵蓋燃氣輪機、智慧能源等6個專業領域。推行高端人才共享機制,健全“人才+載體”培養模式,加快充實科技創新國家戰略人才力量。
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安全支撐。國有企業作為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基石,必須把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和能源資源安全作為重大使命責任,中國華電牢牢把握能源保障和安全這一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充分發揮國家能源安全“頂梁柱”“壓艙石”作用。一是勇擔保供責任。堅決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制訂20條保供措施,加強設備運維,做好燃料供應,釋放優質產能,強化應急管理,全力以赴戰高溫、抗冰雪、防臺風、戰洪水,圓滿完成全國兩會、大運會、亞運會等重要時段保供任務,2023年公司發電量、供熱量增幅位居同行業前列,有效滿足了電力、熱力和民生需求。二是夯實安全基礎。堅持“兩個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全面抓好電力、基建、煤炭、科工板塊以及國際公共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評價體系和風險隱患“兩個清單”分級督辦工作機制,制定生產安全“吹哨人”獎勵制度,加大科技興安投入,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三是著力防范風險。秉持依法治企理念,健全合規管理體系,創新建設“平臺統一、管理融合、監控智能”的內控合規風險一體化管理信息平臺,強化年度前十大風險應對措施落實,守牢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建立協同監督機制,構建財務監督、審計監督、巡視監督和紀檢監察等多位一體、協同配合的大監督體系,有效發揮業務、職能、執紀監督“三道防線”作用,有力提升了企業依法合規經營水平。
二、鞏固深化機制性改革,打造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的新國企
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形成了推動改革的強大勢能,這個“勢”彌足珍貴,為持續深化改革提供了堅實基礎。中國華電在鞏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成效的基礎上,乘勢而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企業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
推進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適應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新形勢新要求的內在需要,中國華電著力構建各主體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一是加強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相統一。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分層分類編制黨組織前置研究事項清單范本,科學界定黨委(黨組)“定”和“議”的職責范圍,使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形成以公司章程為統領、以“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各治理主體議事規則等為支撐的公司治理制度體系。二是推進董事會配齊建強高效運作。充分發揮董事會作為公司治理核心的功能作用,出臺深化子企業董事會建設專項行動方案,科學確定董事會應建盡建及外部董事占多數企業清單,完善董事會規范運行制度體系,高效落實董事會職權,2023年集團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和總經理決策事項分別增加23%、18%。推動外部董事積極履職盡責,建立直屬單位和基層企業兩級“多元化”外部董事人才庫,建立出資人列席子企業董事會會議、專職董事現場觀摩學習集團公司董事會和“企情問詢”等工作機制。三是創新現代企業制度管理。構建“三橫(一級、二級、三級業務領域)三縱(基本制度、專項制度和實施細則)”制度圖譜,建立制度分級分類管理名錄,促進各類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形成“一體系、一張網”具有華電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管理模式。
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活力。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是激發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的必然要求,中國華電瞄準能下、能出、能減“三能”目標,加速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新型經營責任制。一是深入推進市場化經營機制建設。在各級企業全面實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集團總部建立“一人一表單”績效考核責任書,以上率下落實管理人員經營管理責任,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在總部和二三級子企業覆蓋面達到100%。深入推進用工市場化改革,構建“1個平臺+3個核心系統”的人才市場體系,強化“勞動合同+崗位合同+績效考核”聯動,構建“人崗匹配、優勝劣汰、進出通暢、靈活高效”的用工機制。二是健全精準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構建以戰略為引領、以關鍵業績指標和重點任務為核心的考核機制,引導企業提升經濟效益和發展質量,通過強化剛性考核,公司系統同一層級的經理層成員薪酬高低差距達2.8倍。推進“3+2”中長期激勵提質擴面,實施登高獎勵、揭榜獎勵、即時獎勵等專項獎勵機制。優化分層分類的榮譽表彰獎勵機制,建立包含勞動模范、華電工匠、科技創新(青年)領軍人才等33項具體獎勵事項,更好地激發了廣大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持續加大子企業授權放權力度。優化總部、直屬單位和基層企業三級管控,厘清權責界面,編制總部權責事項清單和授權放權事項清單,在投資管理、生產經營、基建物資、綜合管理等方面賦予子企業更多經營發展自主權,2023年新增授權放權事項60項,有力推動企業運轉效率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三、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中國華電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徹到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切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
筑牢黨的政治建設的根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中國華電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突出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案例、“四下基層”工作制度,深入73家基層一線企業問需解難,有力推動解決了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問題,形成“重走、重現、重溫”“三重”模式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典型案例??椕芙◤婞h的組織體系,深化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研究建立消除黨員空白班組“兩優化一壯大”工作機制,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實現有形有效覆蓋。加強一流總部作風建設,培育踐行“創新奮進、奮勇爭先”企業文化,以問題清單、需求清單、行動清單“三個清單”推動落實“反思、傾聽、行動、見效”四大舉措,構建形成具有中國華電特色的理論武裝、融合服務、宣傳教育、文明文化、組織保障等思想政治工作“五大體系”,廣大職工團結奮進的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
推進黨建與生產經營相融合。堅持把提高質量效益、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增強履行使命責任能力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華電聚焦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科技創新等年度重大任務,各總部黨支部、各直屬單位黨組織與179家系統內外單位圍繞打通產業鏈、穩定供應鏈、銜接創新鏈、塑造價值鏈深化開展黨建聯建共建,創設黨組織書記領銜項目1600余個。深入實施“四力四推”黨建工程,在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力、創造力、戰斗力、凝聚力上下功夫,在推動公司治理、改革創新、生產經營、文化建設上見成效,有效提升了黨建工作規范化、精細化、體系化水平。扎實開展“基層黨組織提質增效行動”“聚綠色動能、助雙碳目標”勞動競賽和“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活動,深化“崗區隊”建設,加強黨建帶工建、帶團建,著力激活紅色引擎,打造堅強戰斗堡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將黨組織獨特優勢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和高質量發展優勢。
打造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按照國有企業領導人員“20字”要求,中國華電聚焦事業發展所需,大力選拔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健全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常態化工作機制,制定《2021-2025年企業領導班子建設規劃》,啟動實施“8090”工程,注重在改革發展第一線、重大任務最前沿、吃勁負重關鍵崗位鍛煉考察年輕干部??v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制定實施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措施和推進領導人員能上能下實施細則,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制定盡職合規免責清單,既側重設置違規違紀“高壓線”,又注重營造干事創業“安全區”。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統籌推進管理、科技、技能三支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高端人才引進工程”和“青年駿才”計劃,拓寬暢通技術和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構建“引進、培育、使用、留住”的人才鏈條,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讓各類人才在華電事業發展的舞臺上充分施展才華、成就夢想。
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華電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全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創新奮進、奮勇爭先”的精氣神推動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見效,不斷鞏固“穩”的基礎,加快“進”的節奏,開創“優”的局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