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發電 > 行業要聞

    江西萬安:畫筆勾勒鄉村振興“田園畫卷”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2-11-22 00:00:00

      本網訊(黃克瑤)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在江西省萬安縣,三峽集團助力打造田北農民畫村文化“名片”,一幅幅展現鄉村振興的“田園畫卷”正在這里繪就。

      
    視頻攝制:陳磊

      昔日打工人 如今巧作畫

      幾筆勾勒輪廓,細細描摹上色,鉆進家中的畫室創作農民畫,這是一天中王仲能最愜意享受的時刻。

      濃烈的色彩,艷麗而不失和諧,飽滿的構圖,規整而不失靈動,畫筆在王仲能的指尖飛舞,心中的構想、熱烈的情感在畫紙上宣泄……

      什么是農民畫?“就是畫鄉村的事與物?!蓖踔倌艽鸬?。長年在廣東打工的他,憑借對農民畫的熱愛,成為江西省萬安縣高陂鎮田北畫村首批進駐的農民書畫家之一。

      
    田北畫村大門 本文攝影:陳磊

      田北畫村的“畫”字指的正是農民畫。萬安農民畫是一種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間傳統繪畫,起源于唐宋時期的寺廟壁畫、雕刻,近現代以來,廣泛應用于大門、中堂、廂房、家具、彩繪漆器等多處裝飾。新中國成立以后,萬安民間繪畫佳作頻現,先后有300余幅作品被全國各地美術館收藏,50余幅精品獲得國家級大獎。由于農民群體在萬安民間繪畫中的主體地位,以及作品質樸、充滿鄉土氣息和拙樸之美,于上世紀60年代,被賦予一個更為形象化的名稱——萬安農民畫。

      立足深厚的萬安民間藝術傳統的沃土,2014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萬安縣為“中國農民畫之鄉”,同年,田北畫村舉辦了首屆全國農民畫展,全國各地的農民畫家齊聚萬安,用筆墨丹青繪就鄉村風貌。

      田北畫村的“畫”字極其符合村落的新面貌。碧綠的丹青湖、白墻灰瓦的屋舍、綠水映青山,酷似畫中村?!罢l能想到,以前貧窮落后的小鄉村現在成了4A級景區??!”萬安縣高陂鎮高陂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郭輝不禁感嘆。

      
    綠水映青山的畫村

      早在2012年,萬安把美麗鄉村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圍繞農民畫特色文化品牌,開始對田北村進行打造和景觀提升,邀請農民畫家入駐?!叭龒{集團對我們幫扶力度很大,支持萬安縣發展,在畫村里建起了污水廠、工藝坊,鋪設柏油路,種上綠化樹,為入駐畫村的農民畫家提供了良好的創業環境?!惫x說道。

      文化來助力 鄉村更美麗

      沿著村里寬敞的道路行走,三峽集團投資建設的旅游公路宛如一條玉帶,貫穿起畫村的景點項目。目之所及,一幅幅色彩奔放、充滿生活意趣的農民畫“爬”上墻壁,王仲能的家就在村里的一處農家院落里,戶外是“畫”,室內也掛滿了畫。

      
    “爬”上墻壁的農民畫

      男子拿著錘棒在石槽捶打,酣暢淋漓,女子在桌臺揉壓面團,喜笑顏開,這是反映地方特色的《打年糕》;門前貼上了春聯,門外調皮的小狗已經出來迎接,孫女攙扶著年邁的奶奶,一家人相聚其樂融融,這是充滿溫情的《回娘家》。

      
    王仲能畫作《打年糕》

      “其實農民畫的內容也會隨著時代變化?!蓖踔倌苷f,“以前收割是踩打谷機,現在是機械化收割,我們看到的不一樣了,畫畫的內容自然也在發生變化?!?/p>

      說著,王仲能指向了一幅畫——村里的公共活動場所中,老人們歡聚一堂,有的下棋,有的拉著二胡,有的玩起了娛樂設施, “這就是我眼中的老人們的生活”。

      “我現在能盡情做這樣的事,還要得益于畫村的建設。我沒接受過專業培訓,但從小就愛畫畫,也熱愛我的鄉村。畫村為我們這樣的農村人搭建了一個難得的平臺,這里到處是畫布,樓棟墻面上、紙上、石頭上,我用筆裝扮點靚我的家鄉,感到非常自豪?!?王仲能說,最讓他感到驕傲的是,在田北畫村剛剛建立不久,有國際友人看到媒體報道慕名而來求畫,“畫的是村民們一起摘紅棗,外國人也喜歡看”。

      
    王仲能與他的畫作

      如今,全國各地慕名來到畫村的游客眾多,其中就包括來自深圳的鄧先生。他和朋友開了6小時的車專門來到畫村?!奥犞苓吪笥烟岬竭^,我們就想來看看,這里風景美,文化氣息濃厚,和記憶里的鄉村很不一樣?!编囅壬f。

      產業有門路 致富有盼頭

      在田北畫村里,扛得了鋤頭,拿得了畫筆的不止王仲能。

      據郭輝介紹,喜愛繪畫的肖群曾經為了一家老小的生計,不得不放下畫筆,做了20年殺豬的屠夫。如今,入駐畫村的他重圓舊夢,還開辦了繪畫培訓班。

      在三峽集團捐建的工藝坊內,薄如絹帛的竹絲在栗小桐手上舞動,手下的駿馬圖初見雛形,原本作為售貨員的她掌握了竹編手藝,從事工藝品制作開起了淘寶店,從特色產業里嘗到致富的甜頭。

      “畫家們受益,村民們也有奔頭。畫村建立起來后,多次承辦全國農民畫展,亮相媒體被人熟知。每年游客都有幾十萬,帶動了我們村農副產品的銷售,兩個自然村開農家樂的農戶超過20多戶,村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惫x補充道,“現在我們萬安的農民畫還被學校納入了課程,打造研學基地,很多機構也會帶著學生來這里寫生、培訓,傳承地方特色文化,這也進一步推廣了我們萬安的鄉村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產業?!?/p>

      
    美麗的田北畫村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內容也是手段,既要完善硬性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也要兼顧軟性的文化建設,通過文化的引領使得農村農民整體的精神面貌、文化素養進一步提高,反哺鄉村經濟產業的發展。三峽集團作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央企,不斷幫扶萬安探索鄉村振興路徑,近年來,文旅扶貧是一個新舉措?!痹谌f安縣文廣新旅局黨組書記、局長謝清明看來,“萬安文化資源豐富,對萬安來說,文化產業是一種新興的產業,是有光明未來和前途的產業?!?/p>

      傍晚,王仲能支起手機支架,打開直播平臺,在自己家的簡易直播室里,拿起石頭上的畫作,開始向屏幕前的觀眾講述創作的思路。

      “短視頻平臺我現在也能玩得轉,與時俱進嘛!村里組織的電商運營培訓班,我們去上過課,利用互聯網,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農民畫?!蓖踔倌苄χf道。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文化助推鄉村振興走向深入,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民安居樂業、擁有積極活力精神面貌的中國式現代鄉村圖景,正在祖國的大地上徐徐展開。

    編輯:任賢 楊思恒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