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發電 > 行業要聞

    放流中華鱘抵達長江口

    電力網發布時間:2022-05-09 00:00:00

      

      本網訊(唐東軍 譚春)5月7日,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科研人員監測到令人鼓舞的消息:在歷經5省市約1800公里的旅程后,放流中華鱘已陸續抵達長江口,在長江口進行為期2-3個月的肥育和海水環境適應后,將投入東海的懷抱。

      

      ▲ 2022年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現場。攝影:張祖新

      4月9日,2022年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園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舉行。這是三峽集團第65次開展中華鱘放流,放流“子二代”中華鱘超20萬尾,大規格中華鱘放流數量創歷史新高。此次放流中華鱘均為三峽集團2009年以來繁殖培育的子二代中華鱘,放流延續“中、青、幼”相結合的科學策略,最大年齡13歲,最小年齡半歲,放流數量較往年有大幅提升。

      這20余萬尾中華鱘中,有30尾亞成體中華鱘佩戴有聲吶標記,用于追蹤放流中華鱘降河洄游至海洋的情況。近年聲吶調查評估結果顯示,放流中華鱘進入海洋的最高比例已超過70%。

      中華鱘是一種海河洄游性魚類,其90%的生活史是在海洋中完成的。目前,業界對中華鱘在海洋的生活情況研究較少。為更好開展中華鱘保護,中華鱘研究所于2021年啟動了中華鱘海洋生活史研究,通過衛星標記追蹤中華鱘在海洋的活動軌跡,對中華鱘在近海的分布情況有了初步的判斷,發現中華鱘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出現得比較頻繁。今年,中華鱘研究所為13尾亞成體中華鱘佩戴了衛星標記,繼續開展中華鱘海洋生活史研究。該所還啟動衛星標記的開發工作,以進一步為中華鱘海洋生活史研究提供技術支撐。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