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全球首批商用堆碳-14靶件入堆開始輻照生產,打破了我國碳-14同位素依賴進口的局面,設計年產量可充分滿足國內醫療需求。
此商用堆生產碳-14同位素技術方案由國家核電(上海核工院)設計,這是繼鈷-60同位素自主研發生產后,公司在核技術應用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有力保障了我國常用醫用同位素的穩定自主供應。
2021年,國家八部委聯合發布《醫用同位素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公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重要論述精神,聯合秦山核電及國內有關單位,開展商用堆輻照生產碳-14的研發設計工作。由于是全球首次利用商用反應堆生產碳-14,由核能產業事業部牽頭組建的項目團隊發揮技術創新優勢,研究了反應堆機組特點、母材特性、輻照生產需求和各方面安全要求,詳細策劃了百余項設計分析工作。為配合核電機組大修窗口實施改造,項目進度非常緊張,團隊成員奮戰一線,與公司相關部所通力合作,五一、國慶、春節等多個節假日依然堅守崗位,堅持核安全理念,全力確保項目進度、質量。同時借助公司產業鏈優勢,解決了關鍵材料供應難、供貨慢的棘手問題。經過一年多的奮斗,項目于4月11日獲得國家核安全局的批復。
此次首批靶件入堆開始輻照生產,標志著國家核電(上海核工院)在核能產業、核技術應用方面的又一次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為后續正在開展的多種醫用同位素生產方案研發打開了良好的局面,進一步夯實了公司的技術實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