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東北電網以調峰資源為核心的市場機制和運營規則,內蒙古公司霍林河坑口發電公司審慎分析市場形勢,積極把握電力調峰輔助服務政策,在機組深度調峰、旋轉備用以及一次調頻和無功調節等交易品種上精準發力,目前涉網收益達9000萬元。這是該公司在邊際成本不斷攀升的背景下,以營銷破局,用開源的方式破解盈利“痛點”取得的顯著成效。
今年以來,電力市場呈現出搶發-量發-盡發的過山車模式,該公司作為電力供應華北、東北及蒙東區域的公網電廠,生產經營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邊際成本的大幅波動,更是為盈利帶來巨大壓力。該公司靈活運用營銷思維,在開源上做功課,有效緩解了企業經營壓力。
該公司組織專家骨干開展機組寬負荷調峰技術攻關,通過試驗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技術措施,將600MW機組最低不投油穩燃負荷成功降至190MW,實現深度調峰補償收益6800余萬元。通過提高設備可靠性,優化機組運行方式,提高增減負荷時的響應速度,成為最大能力負荷率滿足電網基準負荷率要求的最大賣方,有力保證了東北電網在尖峰用電時段的旋轉備用容量需求,實現收益1500余萬元,同時在一次調頻、AGC服務、無功調節等方面進行優化,實現收益600余萬元。
針對此項工作,該公司運用“JYKJ”管理工具,年初時便制定工作計劃,并將指標分解到月,每月召開經濟活動分析會,總結經驗查找不足,與相關人員簽訂專項責任獎,實行點激勵,有效激發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各項工作高效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