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王志軒:儲能技術產業發展是能源電力轉型關鍵一環

       隨著全球新能源及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儲能的價值日益凸顯,為城市能源變革帶來了新的機遇。然而,在儲能產業發展和技術應用的繁榮局面背后,影響行業長足發展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也逐漸浮出水面。在近日國網(蘇州)城市能源研究院主辦的2019城市能源論壇——用戶側儲能投資與發展高級研討會上,中國能源報記者就用戶側儲能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可能遇到的挑戰等話題專訪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中電聯電動汽車及儲能分會會長王志軒。

      能源電力轉型增加儲能需求

      記者:您在《中國能源電力轉型的十大趨勢》一文中判斷:隨著新電氣化時代的到來,電能需求還有較大空間,電力在較長時期還要較快速發展。在滿足城市電能需求方面,儲能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王志軒:城市創造了世界約80%的GDP,消費了全球約三分之二的一次能源。城市是能源消費升級的引領者和能源變革的主戰場,而儲能發展是實現升級和變革的動力及標志。發展儲能技術及產業,有利于推動可再生能源規?;?、優質化的開發、應用,是促進多能互補、緩解用能峰谷差、強化電力系統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解決新能源并網、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的關鍵性措施;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化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潛力巨大。

      用戶側儲能是能源、電力系統儲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優化能源電力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方面,而且對于工商業用能成本的降低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儲能單元成本的快速下降,用戶側分布式儲能調節的經濟性已在很多情形下得到體現,如峰谷套利、需量電費管理、動態增容、需求響應等,且優勢不斷顯現。

      記者:據您長期以來的研究觀察,和儲能相關的能源電力轉型趨勢有哪些?

      王志軒:一是推動能源電力轉型的主要力量和目標是低碳化要求,也可以說由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要求在倒逼能源轉型。最近,我梳理出十多個我國與能源電力行業有關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有關法規政策文件,涉及到碳排放總量、強度、可再生能源占比等目標和要求。

      二是能源轉型以電力為核心。能源的電力化不論從生產環節還是從消費環節都是這樣的趨勢,尤其是直接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核能只有通過電力轉化才能得到大規模發展和應用。我預測到2035年中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會提高至40左右,2050年將超過50%,成為能源消費的絕對主體。

      三是電力系統運行模式將發生重大性變化,能源側、電力供應側、電力需求側三方面的融合度不斷加大,形成的新能源發電、分布式電力系統、儲能、綜合能源服務的部分不斷擴大,電力需求側管理將由需求側響應過渡到供需耦合階段。

      記者:在能源電力轉型的趨勢下,儲能使電網、電源、用戶之間的關系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王志軒:儲能儲電決定能源及電力系統轉型的進程和形態。儲能將快速、大規模、在電網側、發電側、用戶側全面發展,對于保障電力系統穩定,促進能源低碳轉型,促進全社會低碳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在傳統的電力系統中,電網、電源、用戶的角色是明確的,電網與電源、電網與用戶之間關系密切,用戶與電源之間并沒有直接關系,從用戶角度看,電源電網是一家。在這種情況下,儲能是電網側的事,且考慮到電網的安全運行等技術、體制、機制原因,用戶也是不可能儲能儲電。但是,在能源電力轉型條件下,電網、電源、用戶之間高度緊密聯系甚至融合。這三者之間關系的變化,使得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成為了“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安全性與經濟性制約儲能發展

      記者:在用戶側未來大規模發展的過程中可能面臨哪些挑戰?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挑戰?

      王志軒: 儲能到現在仍然是一個政策支撐的產業,受政策的變化影響較大。2017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2018年被認為是儲能“元年”。國家在儲能行業的不斷實踐中會繼續出臺政策,而且不斷的修改和完善是必然的。儲能需求的增加推動了行業的發展,現在有很多示范項目,所以儲能大部分都是在試的過程,大量的示范項目之后,可能還要出臺一些新的政策。

      還有一個挑戰就是安全性與經濟性的矛盾。我們絕對不希望儲能出現安全事故,然而一些化學電池的安全性問題是制約儲能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業內專家認為鋰電池的安全性在技術上是可以解決的,技術發展的空間仍然存在,我對此也充滿信心。但問題在于因為技術和經濟之間互相聯系,技術高要求容易導致在經濟性上失去競爭力。

      應建立全局意識 不能坐等政策出臺

      記者:針對大規模發展用戶側儲能面臨的挑戰,您有哪些建議?

      王志軒:第一個忠告,不管是電廠的靈活性改造,還是分布式能源加儲能,都要有全局一盤棋的意識。這里要特別提醒的有兩點:一是儲能再重要,也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可再生能源發電、分布式電源的快速發展,以及電網側儲能、用戶側儲能的發展,將電源、電網、用戶三個領域互相融合度加大,可以分成了四個儲能發揮作用的邏輯區域。但各領域采用的儲能技術和方式有所區別;二是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是共同服務于一個需求空間,相互之間具有替代性,如用戶側和發電側儲能具有替代性,這一點決定了每個區域的儲能發展必須從有系統性及全局性看問題,不能低著腦袋只顧自己。

      第二個忠告,創新是關鍵。對于用戶側儲能來說,創新不僅是指技術創新,或者說是化學電池儲能的技術創新,且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完全可以肯定,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不同的電網區域、不同的電源模式下對用戶側的儲能要求是不同的,且各種儲能技術都在發展,經濟性都在提高,競爭是必然的。

      因此用戶側的儲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一定是不同主體共同合作的結果,尤其是離不開電網的支持和參與。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在傳統的電力體制改革不論有多種模式,大部分都是對傳統的電力系統認識基礎上形成的,面對以低碳、新能源發展為特征的能源電力轉型,電力體制改革的創新應當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對電網作用和功能的認識上。

      第三個忠告,儲能產業雖然還要促進快速發展,扶持政策還需持續出臺,但進入這個領域的主體也要提前考慮到補貼政策逐步退出以后的經濟性,考慮迎接不斷完善的電力市場的檢驗。儲能受政策的變化影響較大,在發展戰略上應近遠結合,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對行業而言,不能坐等政策出臺,而是要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推進政策出臺,并不斷探索良性發展道路。

    主辦單位: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  網站運營:北京中電創智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信通億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銷售熱線:400-007-1585
    項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傳真:010-58689040 投稿郵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編號:京ICP證140522號 京ICP備14013100號 京公安備11010602010147號

    王志軒:儲能技術產業發展是能源電力轉型關鍵一環

    作者:齊琛冏  發布時間:2019-06-04   來源:中國能源報

       隨著全球新能源及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儲能的價值日益凸顯,為城市能源變革帶來了新的機遇。然而,在儲能產業發展和技術應用的繁榮局面背后,影響行業長足發展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也逐漸浮出水面。在近日國網(蘇州)城市能源研究院主辦的2019城市能源論壇——用戶側儲能投資與發展高級研討會上,中國能源報記者就用戶側儲能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可能遇到的挑戰等話題專訪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中電聯電動汽車及儲能分會會長王志軒。

      能源電力轉型增加儲能需求

      記者:您在《中國能源電力轉型的十大趨勢》一文中判斷:隨著新電氣化時代的到來,電能需求還有較大空間,電力在較長時期還要較快速發展。在滿足城市電能需求方面,儲能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王志軒:城市創造了世界約80%的GDP,消費了全球約三分之二的一次能源。城市是能源消費升級的引領者和能源變革的主戰場,而儲能發展是實現升級和變革的動力及標志。發展儲能技術及產業,有利于推動可再生能源規?;?、優質化的開發、應用,是促進多能互補、緩解用能峰谷差、強化電力系統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解決新能源并網、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的關鍵性措施;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化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潛力巨大。

      用戶側儲能是能源、電力系統儲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優化能源電力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方面,而且對于工商業用能成本的降低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儲能單元成本的快速下降,用戶側分布式儲能調節的經濟性已在很多情形下得到體現,如峰谷套利、需量電費管理、動態增容、需求響應等,且優勢不斷顯現。

      記者:據您長期以來的研究觀察,和儲能相關的能源電力轉型趨勢有哪些?

      王志軒:一是推動能源電力轉型的主要力量和目標是低碳化要求,也可以說由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要求在倒逼能源轉型。最近,我梳理出十多個我國與能源電力行業有關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有關法規政策文件,涉及到碳排放總量、強度、可再生能源占比等目標和要求。

      二是能源轉型以電力為核心。能源的電力化不論從生產環節還是從消費環節都是這樣的趨勢,尤其是直接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核能只有通過電力轉化才能得到大規模發展和應用。我預測到2035年中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會提高至40左右,2050年將超過50%,成為能源消費的絕對主體。

      三是電力系統運行模式將發生重大性變化,能源側、電力供應側、電力需求側三方面的融合度不斷加大,形成的新能源發電、分布式電力系統、儲能、綜合能源服務的部分不斷擴大,電力需求側管理將由需求側響應過渡到供需耦合階段。

      記者:在能源電力轉型的趨勢下,儲能使電網、電源、用戶之間的關系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王志軒:儲能儲電決定能源及電力系統轉型的進程和形態。儲能將快速、大規模、在電網側、發電側、用戶側全面發展,對于保障電力系統穩定,促進能源低碳轉型,促進全社會低碳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在傳統的電力系統中,電網、電源、用戶的角色是明確的,電網與電源、電網與用戶之間關系密切,用戶與電源之間并沒有直接關系,從用戶角度看,電源電網是一家。在這種情況下,儲能是電網側的事,且考慮到電網的安全運行等技術、體制、機制原因,用戶也是不可能儲能儲電。但是,在能源電力轉型條件下,電網、電源、用戶之間高度緊密聯系甚至融合。這三者之間關系的變化,使得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成為了“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安全性與經濟性制約儲能發展

      記者:在用戶側未來大規模發展的過程中可能面臨哪些挑戰?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挑戰?

      王志軒: 儲能到現在仍然是一個政策支撐的產業,受政策的變化影響較大。2017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2018年被認為是儲能“元年”。國家在儲能行業的不斷實踐中會繼續出臺政策,而且不斷的修改和完善是必然的。儲能需求的增加推動了行業的發展,現在有很多示范項目,所以儲能大部分都是在試的過程,大量的示范項目之后,可能還要出臺一些新的政策。

      還有一個挑戰就是安全性與經濟性的矛盾。我們絕對不希望儲能出現安全事故,然而一些化學電池的安全性問題是制約儲能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業內專家認為鋰電池的安全性在技術上是可以解決的,技術發展的空間仍然存在,我對此也充滿信心。但問題在于因為技術和經濟之間互相聯系,技術高要求容易導致在經濟性上失去競爭力。

      應建立全局意識 不能坐等政策出臺

      記者:針對大規模發展用戶側儲能面臨的挑戰,您有哪些建議?

      王志軒:第一個忠告,不管是電廠的靈活性改造,還是分布式能源加儲能,都要有全局一盤棋的意識。這里要特別提醒的有兩點:一是儲能再重要,也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可再生能源發電、分布式電源的快速發展,以及電網側儲能、用戶側儲能的發展,將電源、電網、用戶三個領域互相融合度加大,可以分成了四個儲能發揮作用的邏輯區域。但各領域采用的儲能技術和方式有所區別;二是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是共同服務于一個需求空間,相互之間具有替代性,如用戶側和發電側儲能具有替代性,這一點決定了每個區域的儲能發展必須從有系統性及全局性看問題,不能低著腦袋只顧自己。

      第二個忠告,創新是關鍵。對于用戶側儲能來說,創新不僅是指技術創新,或者說是化學電池儲能的技術創新,且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完全可以肯定,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不同的電網區域、不同的電源模式下對用戶側的儲能要求是不同的,且各種儲能技術都在發展,經濟性都在提高,競爭是必然的。

      因此用戶側的儲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一定是不同主體共同合作的結果,尤其是離不開電網的支持和參與。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在傳統的電力體制改革不論有多種模式,大部分都是對傳統的電力系統認識基礎上形成的,面對以低碳、新能源發展為特征的能源電力轉型,電力體制改革的創新應當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對電網作用和功能的認識上。

      第三個忠告,儲能產業雖然還要促進快速發展,扶持政策還需持續出臺,但進入這個領域的主體也要提前考慮到補貼政策逐步退出以后的經濟性,考慮迎接不斷完善的電力市場的檢驗。儲能受政策的變化影響較大,在發展戰略上應近遠結合,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對行業而言,不能坐等政策出臺,而是要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推進政策出臺,并不斷探索良性發展道路。

          關鍵詞:電力, 王志軒,儲能


    稿件媒體合作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電話:010-63413737

    廣告項目咨詢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電話:010-63415404

    投訴監管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電話:010-58689065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