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家門口’的綠電綠證交易服務,我們企業對開拓海外市場信心滿滿!”近日,萬裕三信公司相關負責人龐天國對記者說。龐天國所述的“綠電綠證”,是指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頒發的“電子身份證”。一張綠證代表著1000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用于記錄和聲明企業對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021年9月,南方區域綠電交易試點正式啟動,全國綠電、綠證規模交易帷幕至此拉開。兩年多時間里,廣東電網作為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內交易意愿最強烈、市場規模最大的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參與交易的市場主體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涉及行業從單一主體逐步發展到多點開花,綠證綠電市場交易規模穩步擴大。
出口企業有綠證,搶海外訂單更有利
為進一步推動綠電綠證規模發展,更好地滿足企業低碳減排需求,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黨委將《加強綠色能源認證服務能力建設》列為了今年的重要調研課題之一。南方電網廣東江門供電局對江門1556家出口企業開展問卷調查,科學分析企業綠電綠證需求。
深入調研過程中,出口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呼之欲出:廣東外向型經濟發達,外貿出口企業眾多。“雙碳”目標提出后,外向型企業購買綠電的意愿與日俱增。使用零碳排的綠電來證明自身綠電消費水平和綠色發展成效,正在成為當前廣東轄區眾多企業提升全球綠色競爭力的最有效途徑。
“我們海外客戶中有10%要求提供綠證,雖然不是強制性,但是在獲取海外訂單時,有綠證就可以大大增強我們的競爭力。”龐天國坦言,“購買綠證,買的是降碳的未來。”
綠證已支撐產品產值超200億元
作為中國著名僑鄉,近年來,越來越多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選擇來江門開啟創業之旅。江門供電局建立柔性團隊和業務拓展“作戰圖”,形成“潛在企業、初步意向、重點跟進”3個模塊化業務流程,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視頻辦”服務專區開展服務,讓即使身在海外的僑胞,也可以體驗到家鄉的貼心服務。
東莞供電局結合大數據分析打造“四聯一體”的商業需求挖掘機制,即通過“政企聯合”、“行業聯動”、“省地聯盟”、“網格聯通”四種模式,目前已完成全省8300余家外貿出口企業需求摸查挖掘,出具了近千份專業服務方案,確保綠電綠證業務迅速全面推廣落地。
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江門綠能公司成功拓展86份綠證銷售業務合同,覆蓋10個地市,服務出口產品產值達9.4億元。截至目前,莞能公司也已為企業高效提供了18.34億度的綠證(綠電),服務企業263家,支撐產品產值約201.7億元。
下一步,廣東電網將繼續堅持以綠色電力服務體系為核心,加強與客戶在綠電、綠證和碳資產管理合作,不斷提升綠色電力服務能力和碳資產管理水平,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雙碳”綜合服務,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沈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