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廣東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狠抓重點項目重大平臺建設、堅持制造業當家、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等,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500千伏外環東段工程汕尾開關站完成8000安封閉式GIS斷路器安裝。楊惠平 陳曉燊 攝
如何服務廣東高質量發展?廣東電網公司積極探索現代化電網實踐,用一個又一個生動鮮活的案例作出思考與回答。
飄揚的彩旗、醒目的橫幅、忙碌的挖掘機……2月6日,500千伏金鼎輸變電工程在廣東省珠海市高新區正式開工。該工程是廣東電網公司今年首個開工新建的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將全力滿足珠海、澳門兩地高質量發展用能需求。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應有之義。“新的一年,我們將高質量發展作為今后工作的主題和總抓手,持續全方位全過程、高起點高站位走在全國前列。”廣東電網公司主要負責人說,該公司將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電網實踐,為“再造一個新廣東”增添新動能。
敢擔當,為項目加速增效
——提供堅強電力保障,2023年廣東電網公司項目總投資494.4億元
“塔上注意線材輸送狀況,需要調整速度及時與塔下聯系!”粵港澳大灣區500千伏外環西段工程現場,牽張機、絞磨機正在有序工作,施工人員使用對講機與塔上作業人員溝通著細節,對兩基鐵塔間的線路弧垂進行升高改造,確??缭骄€路通道暢通。春節假期過后,廣東電網公司多個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開局決定走向,起跑關乎全程。為達到年內投產條件,我們的工期表已經細化到按自然日計。”廣東電網能源發展公司工程管理部總經理劉強說。項目建設在保證速度的同時追求高質量,不僅建設速度要拿“金牌”,工程質量也要爭第一。
青山碧水間,閑置屋頂變身綠色發電站,一排排深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讓村民用電自給自足還賺“外快”。作為廣東省首個“碳中和”新能源示范村,清遠市新馬村已有250戶村民簽訂了屋頂光伏合作協議,光伏總裝機容量達4394千瓦。2023年,廣東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程進一步提速,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廣東電網公司將扎實推動全省29個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廣東電網公司項目總投資494.4億元,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穩步推進廣東目標網架第二階段、新型能源體系調節性電源送出等重點工程建設,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這份年度基建任務表里,不僅有豐富的信息量,還有爆棚的信心值,為助力廣東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注入“強心劑”。“我們堅決扛起保障電力供應的重大責任,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廣東電網公司基建部總經理黃偉杰的話語中透著十足的底氣。
敢為先,為產業立柱架梁
——“獲得電力”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精準服務重要產業、重大平臺、重點項目
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用地規劃超1萬畝,是紡織服裝全省一盤棋的重要落子,也是廣清一體化推進10年來,廣州首次把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的部分產業鏈轉移至清遠。日前,廣東電網公司清遠供電局成立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供電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打造“政、電、企”聯合的供電服務模式,推動“廣清一體、穗清直通”跨城供電服務再優化、再升級,實現開工即通電、投產即送電,助力清遠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近年來,廣東電網公司在優化用電營商環境上敢為人先,創造性提出主動辦、線上辦、聯席辦、一次辦“四辦”舉措,因地制宜創新“一地區,一特色”的用電服務,在全國打造了“獲得電力”標桿示范,不斷縮短辦電時長、簡化辦電流程、節約辦電成本、提高供電可靠性,形成了一系列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
“2023年,我們將不斷深化‘四辦’特色改革舉措,推動‘獲得電力’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助力廣東打造世界一流電力營商環境,精準服務重要產業、重大平臺、重點項目,全力滿足全省高質量發展投資引進、項目落地的電力需求。”廣東電網公司市場部總經理楊亮明表示。
勇求變,為生產減負提質
——加快數字化轉型,技術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廣東電網公司肇慶供電局生產指揮中心大廳內,輸電、變電、配電3個專業的專班人員緊盯著控制大屏,電網運行情況和生產數據盡收眼底。主網設備監控、防災應急、智能作業管理、生產運營監控、作業風險監控、配網搶修管理等功能,在生產指揮中心就可以“一攬子”實現。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這無疑是電網管理高質量發展最簡單也是最高效的一項原則。2023年,廣東電網公司繼續大力推進省、地、縣三級生產指揮中心的建設,把一線生產中最核心的業務管控、運行分析、決策輔助支持等“專業事”集中交給相應專業的“最強大腦”,依托數字賦能和中心化運轉,有效促進電網運行安全、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屆時,數字化轉型下的新型業務模式也將由原本的輸、變、配各自“片區分包”轉為“管辦分離”,生產指揮中心負責“動腦”“動眼”,基層供電所、變電運維中心、輸電線路班成為“操作手”負責現場的具體執行。
“生產指揮有了‘總參謀’,基層也不再操心統籌協調工作,前端執行更加簡單直接,基層員工實現‘減負’。”廣東電網公司生技部總經理成國雄說。新的一年,該公司還將以堅強電網為基礎,加快機器代人、智能運維、科技保安、數字賦能步伐,全面構建基于智能運檢的更集約、更扁平、更專業、更統籌、更高效、更面向現場的生產指揮體系,推動實現實時感知、全息互聯、自主預警、智能處置,為電網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技術智慧。(孔德淇 溫存 周潺 陳海東 周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