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經過20多天緊張忙碌的工作,白桂君和她的數據資源治理團隊完成了青海電網第二批通信資源數據“上云”工作。作為青海電力信通公司數據治理工作負責人,白桂君帶領團隊在一個月內完成了兩批次的數據“上云”工作,從數據資源管理、數據質量提升等方面夯實青海電網數據管理基礎,用數字技術為電網賦能。
為服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當好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試驗田”,2021年開始,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深入開展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構建方案研究,圍繞構建零碳電力供應體系、推動源網荷儲協同互動、加快電網數字化轉型、建設綠色柔性送端四條主線,以創新驅動各項工作,助力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服務新能源發展加快調節電源建設
2021年,青海電網成為全國清潔能源、新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最高的省域電網,全省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比超九成、新能源發電裝機占比超六成。
為更大規模、更大范圍輸送清潔能源,加快青海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國網青海電力著力開展光伏功率預測技術攻關,牽頭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多能源電力系統互補協調調度與控制”項目,并在青海電力調控中心上線,實現了對水、火、風、光、熱、儲等多種類型電源的協調調度,助力新能源供給質量提升。
與此同時,青海首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貴南哇讓抽水蓄能電站也提上日程?!暗谝淮慰裳性O計推進會已經召開,后續計劃成立工作專班,推進項目早日開工?!?月4日,青海電力經研院規劃評審中心專責彭飛向同事們介紹工作進度時說。新年伊始,他和同事們就開始編制貴南哇讓抽水蓄能電站可研設計技術規范書,起草相關合同,為項目2023年開工建設努力。
貴南哇讓抽水蓄能電站是國網青海電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國網青海電力高質量完成了貴南哇讓抽水蓄能電站的預可研編制,并通過評審。2021年12月,貴南哇讓抽水蓄能電站可研設計正式啟動。
“電站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消納清潔電能74億千瓦時,促進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720萬千瓦,提高發電利用小時數112小時,替代火電裝機約200萬千瓦,對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眹W青海電力發展部主任王星楠介紹道。
預計2025年、2030年,青海電網跨省外送能力將分別提升到2000萬千瓦和3200萬千瓦,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
打造“零碳產業園”構建綠電供應體系
1月3日,在海東市110千伏古驛輸變電工程現場,挖掘機轟鳴著。青海首個“零碳產業園”綠電工程正加緊建設?!澳壳?,‘零碳產業園’供電工程已完成建設管理綱要、綠色施工等專項策劃的編制工作,計劃2022年年底建成投運?!焙|供電公司建設部主任郝強對工程“四通一平”建設情況開展檢查時說。
零碳示范,綠電先行。青?!傲闾籍a業園”坐落在海東市平北經濟區。為助力“零碳產業園”建設,國網青海電力為園區量身訂制了“綠電引擎”,投資8124萬元新建110千伏古驛輸變電工程,打造園區級智慧零碳電力系統。
“按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標準,我們將在‘零碳產業園’內建設柔性自愈智慧電網,開展中低壓柔性直流應用,提升區域能源管理能力,助力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焙|供電公司總經理李海峰表示。
國網青海電力將以“堅強智能電網+風光水儲一體化基地+綠電溯源認證”全綠電供應體系,支撐園區能源電力清潔低碳發展。
應用“大云物移智鏈”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1月5日,青海水利水電集團集控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國網青海電力能源大數據中心平臺的生產管理系統向所轄的8個新能源場站下發電子化工作指令。新能源場站工作流程大大簡化。
國網青海電力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結合新能源企業發展需求,研發“數據公寓”式服務,推出生產、運維、精準化管理等14類數據產品,為新能源場站提供數據配套服務,實現新能源場站集中監控、集中功率預測、生產管理、電站設備健康管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達40%以上。
為全面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促進新能源企業智能化、數字化發展,2021年10月,國網青海電力應用“大云物智移鏈”等先進技術,研發推出了集身份認證、資源監控、業務運營、算法發布為一體的資源運營平臺。平臺為政府、企業及能源產業鏈各方提供全方位、多視角、寬領域的信息化服務,助力新能源場站、負荷側企業的智慧管控和健康運行。
目前,國網青海電力已形成“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新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解決方案”,解決了當前能源企業數字化水平差異大、企業之間存在信息壁壘的痛點問題。
“我們集團的17座新能源場站實現遠程集中監控,節約建設成本近600萬元;10座新能源場站集中功率預測精度有效提升,設備無故障運行時間增加,場站運營管理效能不斷提升?!?月7日,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工作人員對國網青海電力所屬青海綠能數據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負責人金金說。
目前,應用“大云物移智鏈”技術,青海綠能數據有限公司通過動態分配管理數據、建立綜合業務應用、開發資源運營平臺等手段,使能源大數據平臺具備了支持2000座新能源場站集中監測和安全管控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