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省網新聞

    國網江蘇電力:促進能效提升 推動綠色轉型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1-06-17 12:10:23  作者:周瑾 肖宇華

      

      6月12日,端午節假期第一天,江蘇南京供電公司客戶經理苗力來到夫子廟景區,檢修景區純電動畫舫的岸上電源進線。

      江蘇水系豐富,長江和太湖流域交通運輸、文化旅游、工業生產等產業發達。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深挖港航運輸、工業生產、文旅餐飲等領域電能替代潛力,不斷開拓電量增長市場,同時服務長江和太湖流域生態環境改善,助力長江流域交通運輸領域和環太湖文化旅游圈高質量發展。

      打造綠色港口航道

      5月15日16時,一艘110米躉船在如皋市長江鎮京杭大運河如皋水上服務區的長源碼頭順利靠岸,與原有的70米躉船和60米躉船共同組成長江流域最大的綠色水上綜合服務區。

      此次下水的躉船船艙內配置了2臺變壓器和10套充電裝置,為江內來往船舶提供離岸接電、直流快充等綜合能源服務,還具備淡水加注、污水回收、應急救助等便民功能。船上交流負荷均由裝機容量為14.25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供電。據測算,三艘躉船每年可以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二氧化硫4萬噸、氮氧化物248噸。

      今年,國網江蘇電力聚焦港口、航道運輸領域,大力推進“供電+能效服務”,充分利用岸電設備江河湖海全覆蓋的優勢,打造綠色長江運輸帶。截至5月底,該公司累計推動建成岸電系統5100余套,實現船閘、水上服務區岸電全覆蓋,每年可減少燃油消耗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3萬噸、二氧化硫206噸。

      港口作業電氣化是國網江蘇電力今年電能替代工作的深耕領域之一。3月11日,全電港口泰州國信秦港投運。泰州供電公司為港口提供全電方案設計、技術產品、工程建設及運營服務等服務,提供了橋式卸船機、電動門機、電動斗輪機、電動裝船機等設備,實現港口輸送、裝卸設備油改電,預計年可增加售電量80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98噸,每年為港口企業減少用能成本152萬元。

      純電動交通運輸工具還廣泛運用在公務執行、工業生產等領域。4月14日,在連云港,國內首艘純電動拖輪“云港電拖一號”主體建造完成,電池容量5000千瓦時,可達到4000馬力常規拖輪的使用效果。4月16日,在張家港,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投入20輛電動重卡用于貨物運輸,每年可減少柴油消耗980噸,減排二氧化碳3020噸。

      全電改造助文化旅游業轉型

      “溫度7攝氏度,大氣壓1018.5百帕,二氧化碳減排200.85千克,二氧化硫減排6.04千克……”5月1日,溧陽市天目湖景區山水園門口,一塊嶄新的液晶大屏展示著景區的各項環境數據。

      天目湖景區是國家級5A級旅游景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但在過去,景區還存在用能粗放等問題。

      2020年年初,溧陽市供電公司在天目湖景區完成“智慧物聯網全電化”5A級示范景區建設,建設一處34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和兩套共225千瓦鋰電池儲能系統,為園區提供清潔電能;打造一條由光伏系統供電,集廣播、視頻投放、環境監測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節能照明走廊。改造后,景區每年可產生清潔電3.7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0噸。

      2020年起,國網江蘇電力在環太湖的蘇州、無錫、常州三市加快全電景區、全電小鎮、全電島嶼建設,服務建設環太湖綠色文化旅游圈,助力環太湖流域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從2020年至今,該公司在三地打造全電景區113個,涉及全電廚房改造項目617個,增加電量供應4000萬千瓦時。

      籬笆園深氧墅度假酒店位于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宜興市湖?鎮。“以前我們用煤爐子炒菜,住宿就餐的客人說油煙大又吵人,轉型勢在必行。”酒店負責人王鳳珠說。

      2020年4月,宜興市供電公司為該酒店實施了廚房電炊具、空氣能熱水器改造。經過一年多的運行,王鳳珠切實體會到電氣化改造帶來的好處。

      “以前每月用煤60噸,要花6萬元左右,加上人工成本基本開支在7萬元左右。改用空氣能熱水器及電炊具后,年節約開支20萬元。”王鳳珠說。今年“五一”假期期間,酒店生意火爆,入住率超九成。

      改善沿岸工業生產環境

      長江沿岸和環太湖地區工業發達,工業生產企業集聚,控制污染物排放對于長江和太湖生態環境至關重要。今年,國網江蘇電力重點在紡織、化學、造紙、鋼鐵、電鍍、食品六大重點行業實施能效提升項目,促進企業降低綜合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

      蘇州永康達紡織廠能源供應主要來自外購電和蒸汽,沒有光伏等新能源發電裝置。在蘇州供電公司的建議下,該廠實施了能效提升改造,利用廠房屋頂建設裝機容量為2500千瓦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加固供熱管道,新增機油潤滑空壓機并將余熱回收。該企業改造完成一年后,單位產品能耗降低11.1%,生產百米布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0.28%,年節約用能支出447.1萬元。

      國網江蘇電力還推進工業領域電能綠色替代,使用電鍋爐替代原有工業燃煤(油)鍋爐及窯爐,幫助企業提高節能減排水平。

      海門市德順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原來使用老舊煤窯爐,日產高硼硅玻璃約40噸,消耗標準煤12噸。2020年4月,該企業接受海門市供電公司提議,改用40噸高硼硅電熔爐替代窯爐,年替代電量1300萬千瓦時。

      江蘇沿江、沿湖地區燃煤自備電廠眾多,產能落后且環保排放不達標。從2020年至今年5月底,國網江蘇電力累計完成24家企業燃煤自備電廠關?;蜣D公用工作,合計關閉燃煤機組41萬千瓦。通過自備電廠關停、轉公用及壓降自發自用電量,該公司在助力地方減少碳排放的同時,增加售電量約18億千瓦時。

      污染大不大,數據來說話。國網江蘇電力充分挖掘電力大數據價值,研發“電力+環保”大數據產品,量化長江、太湖水域覆蓋范圍內企業的排污行為,助力地方政府開展水域污染治理。

      2月底,國網江蘇電力上線長江流域污染企業監測分析應用,針對江蘇境內沿長江8市的重點排污企業開展實時電量監測分析,根據用電量變化規劃持續研判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狀況,跟蹤化工企業的關停、整頓情況,為優化沿江城市產業結構提供電力數據支撐。該公司還全面分析環太湖流域重點工業行業產能、農業灌溉區用電與太湖水質變化的關聯程度,同步開展污水處理廠、排澇站等重要場所情況監測,助力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治理藍藻污染。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