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26日,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應用電力大數據研判黃河、汾河沿岸企業生產狀況與治污排污情況,并將分析結果向環保部門反饋。這是該公司輔助環保部門完善治污監測手段,助力黃河、汾河排污監測的一項重要工作。截至4月底,國網山西電力累計向地區環保部門報送152份日報和周報,監測數據11萬余條,發現疑似異常信息430余條。
黃河流經山西省忻州、呂梁、臨汾、運城4市的19個縣,流域面積占山西全省的62.2%。汾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2020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山西省黃河(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堅方案》,啟動整治入河排污口行動,整治全部2039個入河排污口,加強工業企業達標排放監管,應用在線監測、無人機巡航等手段精準發現污染源頭,監控重點排污企業,確保入河排污口水質全面達標。
為了助力黃河、汾河流域排污監測,2020年,國網山西電力與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簽署“生態環境+電力大數據”戰略合作協議,發揮電力大數據即時性好、準確性強的特點,開展黃河流域、汾河流域重點企業污染防治監測分析。
國網山西電力挖掘電力數據資源,對全省580多家重點監控工業企業的用電負荷進行監測分析。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黃河、汾河沿岸,涉及焦炭、水泥、鑄造、磚瓦窯等行業。該公司確定重點污染企業的客戶編號,提取重點污染企業的日用電量信息,開展企業減排與用電監測分析,篩查未執行環保減排指令的污染企業,幫助政府部門提高環?;榫珳识?,節約現場核查成本。
目前,汾河水質已經全部退出劣五類,整個汾河景區有植物156種,太原城區段鳥類從治理前的4~5種增加到156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