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省網新聞

    鴨綠江畔,英雄城市書寫光明答卷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1-05-17 08:53:08  作者:陳薪成

      遼寧丹東市鴨綠江畔英華山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三兵團炮兵指揮所舊址保存完好。如今,它已成為我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專題紀念館——抗美援朝紀念館的一個重要展館。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中朝軍隊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迫使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姑涝膭倮?,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為國內經濟建設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丹東市曾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時的后勤補給基地和參戰部隊主要集結地,現已成為東北亞經濟圈與環渤海、黃海經濟圈的重要交匯點。隨著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丹東電力工業也在一步步發展壯大,為這座邊境城市提供充足動能。

      戰火中鍛造奉獻精神

      解放初期,安東市(1965年改名丹東市)主要依靠由朝鮮新義州送往安東六道溝變電所的66千伏新六線供電。這條電力輸入通道是遼東省委和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等單位的唯一電源。

      1950年11月8日,新六線被美軍飛機炸斷,安東市軍民生產生活用電全部中斷。為了守住電力“生命線”,安東電業局成立搶修隊,組織60多名搶修隊員過江搶修。搶修隊隊員蘇發成帶領幾名隊員在50余米高的電塔上開展搶修工作。隊員們身下是燃燒的大橋,頭頂是盤旋的敵機。由于沒有掩體,他們只能一邊搶修,一邊躲避子彈、彈片。這次搶修工作持續了七天七夜,但新六線已難以修復。

      為了恢復安東市供電,遼東省委、安東市委和東北電業管理局決定新架設一條輸電線路——66千伏義東線。這條線路全長17千米,但架設期限只有7天。1950年11月15日,安東電業局400余名員工幾乎全部出動,開始了非常規、超極限的義東線搶建工作。

      1950年11月22日,66千伏義東線投運送電。送電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1小時10分鐘。1956年,蘇發成作為“義東精神”的代表人物被評為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電力搶修工人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兩個七天七夜”保供電的事跡也反映了新中國電力工人的奉獻精神。

      至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66千伏義東線有力地保障了安東地區的軍民用電安全??姑涝瘧馉幍膭倮矠樾轮袊洕鷱吞K和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贏得了穩定的外部環境。

      艱苦創業 建設堅強電網

      彭德懷司令員因抗美援朝戰爭而對丹東懷有特殊感情。他不僅稱贊“安東是座英雄城市”,而且預言“安東將來一定會有大發展”。丹東電力工人沒有辜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期望,在戰后迅速“醫治”丹東電力工業的創傷。

      “我們當時的主要任務是盡早讓老百姓用上電。18米高的水泥桿,我們肩挑人扛運上山。桿上作業時, 我們把扳手擰得飛快。當時條件雖差,但制作工藝絕對過硬?!钡|供電公司退休職工孫元德回憶,他和同事在20世紀50年代參與了66千伏丹鳳線、丹石線等多條輸電線路的建設工作。

      截至1979年,丹東地區共有輸電線路53條,總長1457千米,比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時增長了一倍。丹東電網變電容量比1953年增長了16.2倍。

      改革開放后,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電網建設同頻共振。1985~2005年,丹東電網220千伏變電站從原有的2座增加到6座,地區供電能力翻了一番。2006~2016年,丹東66千伏電網劃分為12個區域,每個區域都由一座220千伏樞紐變電站供電,各電壓等級協調發展,供電可靠性和電壓合格率得到大幅提高。

      2016年12月,東北地區首個模塊化智能變電站試點工程——66千伏北山變電站在鳳城市建成投運。變電站從設計到建設具備了標準化設計、模塊化組合、工廠化生產、集約化施工等特點,滿足了鳳城東部地區“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的用電需求,還為東北地區裝配式智能變電站的推廣應用積累了經驗。

      2020年,丹東地區用電量達到69.35億千瓦時,是1953年的114倍;220千伏、66千伏線路長度分別為1498千米和2476千米;變電總容量達到1190萬千伏安。昔日的“英雄城市”,如今變成了一座工業發達、商業繁榮、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港口城市。

      電網升級推動邊境城鎮高質量發展

      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文發布。在“促進邊境地區發展工程”專欄中,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被列為重點支持的邊境城鎮。14天后,位于寬甸縣的220千伏天華變電站通電,天華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

      該輸變電工程把來自本溪220千伏桓仁變電站的220千伏桓程線π接至天華變電站,暢通了丹東和本溪間的高壓電網聯絡通道,確保鴨綠江流域多個梯級水電站的清潔能源同步并網。變電站的投運進一步縮短了寬甸地區的供電半徑,增強了當地的供電保障能力,為寬甸縣產業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勁的電力支撐。

      “我們瞄準下游產業和終端市場,打算深加工自己生產的產品。生產線新增加的5臺加工爐預計需要3萬千伏安的用電容量??煽康墓╇娮屛覀冇辛藢⑿鹿S落戶‘家門口’的信心?!钡|四興播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姜雪聽聞220千伏天華變電站在寬甸縣建成投運,馬上把耐火材料深加工項目提上了工作日程。

      天華變電站為丹東市提供了大容量、可靠的上級電源,2020年竣工的抵邊村寨配網改造升級工程則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2018年,“三區三州”和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從2018年7月到2020年5月,丹東供電公司“義東”共產黨員突擊隊克服邊境交通不便、施工難度大以及2020年疫情防控等困難,完成抵邊村寨配網改造升級工程164個單項工程,比計劃提前61天。

      改造升級工程使寬甸、東港、振安、振興、邊境合作區5縣(市、區)13個街道(鄉、鎮)42個自然村村民的戶均配電容量超過2.0千伏安,供電可靠率達99.85%。當地電氣化水平大幅提高,種植業、養殖業、農作物深加工產業也快速發展起來。

      “十四五”期間,丹東供電公司將繼續改善供電服務區域內的鄉鎮用電條件,用實際行動托起鄉村“穩穩的幸?!?。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