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隨著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能源電力低碳轉型分析系統上線,該公司可清晰監測分析天津市能源結構及終端能源效率走勢情況,輔助當地政府制訂低碳轉型路徑及方案。
國網天津電力貫徹落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促進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升級,堅持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拓展多能供應、智慧能源等綜合能源服務,推進能源革命先鋒城市建設。
打造綜合充電服務體系
4月1日清晨,在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區中部的張家窩公交專用充電站,一輛輛新能源公交車依次駛出。天津城西供電公司綜合能源服務部智能用電專責年悅說:“這座充電站已經與西青賽達園、大寺新家園等十幾個公交充電站構成了新能源公交充電網絡。”
在天津,類似張家窩新能源公交充電網絡的新能源供給模式已經遍布全市。“十三五”期間,國網天津電力加快建設充電設施,建成“0.9、3、5”(中心區0.9千米、市區3千米、郊區5千米)的充電服務圈。截至2月底,國網天津電力累計建成公交充電站147座、村村通客運充電站18座,為市內4853輛新能源公交車提供充電服務。
今年年初以來,國網天津電力瞄準打造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服務體系,探索充電樁建設發展新模式。
4月12日,在河西區翠波道與麗江道交口公交站的外墻上,津門湖綜合充電服務中心項目在津門湖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的基礎上正在建設,現場一片繁忙景象。按照計劃,該中心將配置7千瓦交流、V2G等多種類型的充電樁,匯集人工、無線、智能機器人等多種充電方式,打造“光儲充放”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立需求響應、調峰輔助服務、電力中長期交易等多品種的互動機制。
國網天津電力營銷部主任馬鳳云介紹:“津門湖綜合充電服務中心是集政府監管、品牌運營、產品體驗、技術研發、多站融合等多功能場景為一體的城市新能源汽車綜合充電服務中心。”該中心建成后,將實現天津市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領域相互賦能、協同發展,推動交通領域能源消費綠色轉型。
推進智慧能源建筑實用化
4月3日,天津濱海供電公司營銷部專責賀瑞來到正在改造中的中新天津生態城不動產登記中心,對該建筑改造工程提供驗收前技術指導服務。
中新天津生態城不動產登記中心是天津市較早應用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技術,從而實現碳排放減少的建筑之一。該中心日常作為生態城管委會的辦公場所,總占地面積8090平方米,建筑面積3467平方米。隨著近年來該中心內用電設備增多,密封條、光伏發電設備等設施逐漸老化,屋頂鋪設的光伏板已經無法滿足建筑能耗需求。
今年1月份,國網天津電力與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開展合作,采取提升供能、優化用能的技術路線,圍繞光伏發電系統、儲能系統和建筑設備監控系統三個方面,實現產能、儲能和控能綜合效率的提升。同時,該公司依托物聯網、BIM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對該中心能源系統運行現狀進行實時、量化、準確的可視化監管,構建智慧能源管控系統,將光伏、儲能、暖通、照明等系統有機整合、協調優化,提升了該中心能源生產與消耗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改造后的中新天津生態城不動產登記中心通過光伏發電,年自主發電量可超過23.4萬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約234噸,可再生能源占比超過100%。
接下來,國網天津電力將進一步深化構建以電為中心的能源消費體系,打造“電網帶多網、電能帶多能”的能源消費模式,依托能源互聯網建設,推動電、熱、冷、氣多能協同和梯級利用,搭建智慧能源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綠色用能解決方案。
推廣建設綠色智慧用能系統
4月1日,天津市新華中學第一個使用電采暖方式的供暖季結束。“今年的冬季供暖期給學生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溫暖體驗。教室內溫度可控,讓人感覺舒適。這一整個冬天,我們的取暖費用較往年節省了近6萬元。”新華中學總務處主任康壽春說。
去年11月1日,國網天津電力為新華中學校園內9棟建筑、3.6萬平方米的教學樓完成了量身定制的清潔能源供暖改造。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為天津250余家學校實施了清潔能源供冷、供暖改造,累計面積120余萬平方米。該公司還在新華中學部署了智慧能源管控系統,對校方空調供熱系統開展數字化平臺改造,實現能源運行數據實時采集,提高能源整體運行效率。該系統運行數據能夠同步接入天津市能源大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絡技術與其他能源云平臺進行協同,為用戶提供更加合理、優化的節能方案。
近年來,國網天津電力加強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互動交流,建立良好的政企合作關系,推動了智慧能源、電能替代產業發展,為綜合能源業務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十四五”期間,國網天津電力將加快電網向能源互聯網的升級,主動對接天津市委市政府,大力拓展“供電+能效服務”,加強智慧能源平臺建設應用,深化“綠色國網”和省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應用,提升能效診斷、節能服務支撐能力,完善需求響應服務、有序用電管理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