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3月31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組織國網青海、甘肅電力調度中心及兩省電力信通公司,在750千伏官亭變電站和750千伏蘭州東變電站分別部署智能光纖配線機器人各一臺,同時上線智能光纖配線機器人管理系統,實現智能光配技術在西北電網省際傳輸電路的首次試點應用。
西北地域遼闊,給電力通信工作帶來較大挑戰,尤其在傳輸設備、光纜的運維和故障搶修工作中,一般需要依靠人工開展端口環回、光時域反射儀斷點測試、光路迂回等工作,效率較低。
為了改進現有的電力通信工作模式,國網西北分部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應用智能光配技術,研發智能光纖配線機器人及管理系統,將傳統的人工現場跳接轉變為機械手遠程自動跳接。跳接完成后,管理系統自動記錄業務變更及端口、光纖資源等信息,建立了高速、雙向、實時、智能的通信系統。該管理系統通過光纖配線機器人的光時域反射儀監測模塊,開展遠程光纖鏈路質量監測。一旦出現信號中斷情況,該管理系統可協助通信運維人員快速定位斷纖故障點,實現光纖通信網絡的數字化、自動化運維。
以本次試點應用的兩座變電站為例,若光纜出現故障,光纖配線機器人管理系統可遠程操控光纖自動配線機器人,使用快切備用纖芯進行光路快速恢復,將恢復時間從數小時縮短至數分鐘,提高了電力通信運維工作效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