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青海省扶貧公司通過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的光伏扶貧運營管理系統,順利向海東市樂都區扶貧公司線上發放了一筆扶貧資金。光伏扶貧運營管理系統扶貧資金智能化發放功能正式啟用。
“以前的線下支付,從資金審批到轉賬我們要跑多個部門、多次銀行,扶貧資金發到村集體賬戶至少要用一天時間?,F在,只需要發起流程并通過線上審批,10分鐘內資金就可以到賬。不僅如此,我們還能精準地看到扶貧資金的逐級分配和貧困戶到賬情況,全程在線監控,使扶貧資金更加透明,管理效率更加高效。”一家扶貧公司的財務人員這樣評價使用系統的體驗。
2017年以來,青海省充分利用光照資源稟賦,抓住扶貧政策機遇,建成覆蓋39個縣(市、區),總裝機容量73.36萬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惠及1622個貧困村。
為了探索光伏扶貧產業高效管理的新途徑,國網青海電力于2019年3月上線運行全國首套省級光伏扶貧運營管理系統,首創扶貧電站“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運行模式,打造光伏扶貧“青海范例”。2020年7月,該公司配合省扶貧開發局建成全國首家省級光伏扶貧大數據中心。
“以前,青海光伏扶貧資金發放是縣扶貧辦通過線下銀行轉賬方式逐級發放到鄉鎮、村、貧困戶手中。扶貧資金發放環節煩瑣、滯后。”青海省扶貧公司項目部部長楊西說。
針對扶貧資金監管難、分配難、發放難的問題,2020年2月開始,國網青海電力探索“數據+光伏扶貧”新模式,深入探索扶貧資金智能化發放流程,以大數據為支撐,通過光伏扶貧運營管理系統實現與扶貧公司、光伏電站、貧困戶、銀行等機構的交互,實時智能監控光伏扶貧電站發電上網、電量結算等重點信息,并全程監控扶貧資金流向和用途,讓資金支付更快捷便利、發放更精準高效。
“扶貧公司可以通過光伏扶貧運營管理系統向銀行發起支付任務,銀行核對無誤后支付扶貧資金。扶貧公司在系統中可查看資金流向和支付結果,查看電站的基礎電價收益和補貼電價收益、資金計劃審核流程等情況。”國網青海電力產品研發經理金金介紹說。
據介紹,為了實現資金的智能化發放,國網青海電力提前與銀行溝通,開展服務器網絡規劃,開通專線實現國網青海電力與銀行間網絡的互通,對3類支付業務進行資金支付接口測試,確保資金支付及監管安全。目前,該系統關聯了青海省1622個貧困村,監控著省級及地州、區縣共28個資金支付賬戶,具備資金監控、預算計劃、資金支出及對賬管理等7大類29項功能,實現了扶貧收益分配自動生成、發放計劃便捷審核、資金發放直達客戶。同時,系統還監測著一定周期內貧困戶的貧困情況變化,待貧困戶賬戶信息按周期更新后,即按“脫貧出、返貧入”原則進行動態調整,助力光伏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國網青海電力將配合省政府相關部門進一步關聯全省貧困戶銀行賬戶信息,全面實現扶貧資金到貧困戶的直通,統計分析線上扶貧資金支付結果數據,支撐相關部門動態調整扶貧策略,推動光伏扶貧管理工作的精準化、透明化、智能化。
評論